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大明: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 第133章 谋划算计

第133章 谋划算计(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农家小厨娘  英雄联盟之重生主播  夫人捂紧你的小马甲  太女她又被求亲啦  妖孽仙医  娇宠小猛妻:督军,别撩我!  她的小狼狗  原罪之名  诸天从亮剑开始  有女长安 

一个县政府,足足有超过一百个公务员。

结果,居然只有三个人才是被朝廷承认的官员,其他的公务员都是小吏,地位低下,不在朝廷编制内。

知县,县丞,主簿这三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才得以入职做官的。

在大明,官员往往通过科举产生,经过朝廷委派,常常异地任职,领取朝廷俸禄,并且为朝廷服务的。

但是,小吏就不同。

胥吏是衙门的办事员,由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

在大明社会,吏的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

吏不需要科举产生,主要是专业和专职的办事人员,也没有品级。

因为朝廷规定,吏员的子孙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升迁为九品芝麻官。

所以,很多的读书人,宁愿穷其一生,也不愿去当吏。

而吏的主要来源就是招募。

地方官员需要吏员了,就会贴出公告,吸引有意者前来应聘。

虽然吏员身份低,但毕竟在衙门当差,吃的是皇粮。

因此。

平民老百姓想要通过招募进衙门当胥吏,那也是不可能的。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大明的胥吏阶层自成一个体系。

俗话说,流水的官员,铁打的胥吏。

地方官每隔几年,就会被调到其他地方。

但是。

一个地方的胥吏却会世世代代在当地生根。

一个衙门的胥吏岁数大了,就会把自己的后代族亲安排进衙门办事。

这也就导致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一个地方的衙门小吏职位,基本上被这些胥吏世家把持。

大明的文人,因为热衷于做官,便会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读书上。

这就会导致,他们做官后对人情世故不精通。

而吏多是读书不好,并且由当地人担任,因此他们在人情世故方面更加练达。

一般情况,都是官员具有决策权,而吏更多是去执行,两者相得益彰。

但是,也正是因为吏员做官无望,仕途有限,素质又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欺压平民、鱼肉百姓身上,造成大明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贫苦。

现在。

等这些聪明孩子学成出来,陈凡就会给他们分配工作。

每个县要两三个胥吏名额,想来没有人会反对。

那些文官一向看不起胥吏,就更加不可能反对此事了。

而这些毕业的学子,会被陈凡安插到大明每一个县,每一个州,每一个府。

等时间一长。

好几届的毕业学子全部安排到县州府衙门,充作胥吏。

等每一个县都有人数众多的科学人才后,陈凡就可以推动大明的官吏改革了。

官和吏都是大明的公务员,不应该区别对待。

而只有把这些科学教育出身的人才,通过官吏改革,送入官场,身居高位。

到那个时候,大明整个社会的改革才有人才基础。

因为那时,大明每个县州府的官员都有接受过科学教育。

然后,陈凡再引进各种先进的科技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等等,再搭配陈凡从现代世界带过来的各种商品物资。

陈凡相信,经过由上到下的改革推动,大明会在科技,教育,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得到空前发展。

而对于把大学毕业的学子,安排到大明各地做胥吏这一点,其实是陈凡放出来的烟雾弹,用来迷惑朝廷官员的。

而陈凡真正的用意,是等各地毕业生的人数一多,就会推动官吏改革,打通吏到官的上升通道。

而这一点,陈凡就连崇祯都没有告诉。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我和东煌画押,萝莉控必被我抓 火影,我和纲手青梅竹马 机甲进化:开局怒揍太阳神 喵星带你征服万界 狐妖小红娘:我成了白月初? 没你在的五等分,不是我们想要的 凹凸:所长大人,墨菲少爷又跑了 我在民国:有亿层马甲怎么了 反套路 我的世界:命运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