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娱乐行业的经营之道(1 / 2)
演艺中心开业一个月之后,光仔又从广州赶了过来。
由于这个演艺中心是开在城里的,所以财务工作是在城里专门聘请了一个会计,并没有继续让老李帮忙。
现在老李手头上不仅要整理制衣厂的账目,还要分管美娟大哥的工程队那边的账目,他也确实比较忙,属实分不出时间和精力监管这边的工作。
趁着光仔来江南,少华把哥几个叫到了一起,和大家汇报了一下这一个月的经营成果。
虽然春根也知道少华这里开业一个月以来,生意一直非常不错,但听到那个会计报出的统计账单之后,还是吓了春根一大跳。
连他也没想到这个演艺中心,一个月的时间居然能挣这么多钱。如果单比较纯利润的话,少华这里的存纯利润恐怕要和春根的半个工厂持平了。
音像店那边的成绩也非常理想,由少华打造的“梦之家”是亏本的,不要说利润了,就连房租钱都挣不出来。
而且那里供应的啤酒只是演艺中心这边的半价,但是还是超出了那些人的消费范畴,少华更多的是免费提供给他的那帮喜欢音乐的朋友。
音像店挣的这些钱基本上都填补给“梦之家”了,但是少华却从中寻找到了乐趣,他除了安排正常的经营这些事情之外,其余的时间反而更多的是呆在“梦之家”那边。
光仔带来了一张酒水供应商的名片给少华,和少华商量先从这个老板这里购买一批进口的洋酒,然后由光仔安排发货到江南。
这些洋酒的进货价格并不是很高,但是销售价格却翻了几倍。春根觉得这样的价格小城上的人很难接受,他觉得现在卖这些高档的酒水还有点早。
“大佬,这个你就不如我阿光啦。这些酒水也许很长时间才会卖出去一瓶,毕竟江南和广州不同。广州那边有很多香港仔来消费,这些人更习惯喝这些酒水。连带着很多广东人也跟着喜欢上的洋酒的口感。但是你必须要有这些高档的洋酒才可以,卖不卖的出去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外一回事。”阿光用他的广东普通话对春根说。
“不光是洋酒,啤酒也是一样。你不能光卖你们本地的啤酒,那玩意卖不上价格。像喜力、百威、克罗纳这样的进口啤酒也要准备一些。这样不光能提高销售额,而且还能无形中提高这家店的档次。现在广州那边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越贵的地方人气越高,你弄个平价的演艺中心,那还真就没人去了。”
春根虽然不能全部理解光仔这些话的意思,但他也知道光仔说的有道理。在广州他们也去过大大小小的好几家这样的演艺中心了,确实如光仔所说,越贵的地方去的人越多。
干一行就得研究一行,光仔那天说了很多他的建议。除了在酒水上的改革之外,在节目上春根也觉得需要进行一下改革。
现在找的这些演出团体整体的舞台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节目还是显得有点过于单一,就是一些歌舞的表演。
而且里面有很多重复的节目,连着几天都是相同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新的团队刚来的几天生意特别好,可是大家看过几次之后人气就会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