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你只能算个编外(1 / 2)
搞定了大本营的事情,春根带着公司里的全体技术骨干,一头扎进了工地。
春根、小强、连带着老李都被带到了工地。小强和老李对于盖房子还是外行,不过既然未来要在建筑公司任职,那肯定是了解的越多越好。
虽说不至于亲自动手干活,但所有的建筑流程,他们还是要都跟着了解一遍的。
好在他们身边有春根给他们当讲解员,就算春根有事外出,老郭也会接过春根的活,继续对他们二人进行培训。
房子开始主体施工之后,春根反而有了空闲。工地上有自己师傅帮着盯着,春根觉得比自己盯在工地还安心。
他这段时间又把精力转回了服装厂,二姐和小表弟前天打电话给春根,让他有空回去开个会,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春根商量一下。
最近市面上出售的服装出现了一个及其古怪的新现象,好多服装都有了品牌。
什么花花公子、金利来以及各种运动品牌,从头到脚,从帽子到服装然后到鞋袜,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都和这些品牌产生了联系。
春根先后到他们商城以及上海的服装市场去逛了几次,发现这个现象真的比较普遍。
走到哪里都是遍地名牌,好像你不加上这些品牌的商标就没办法出售一样。
春根依稀记得,小敏和小华告诉过他,穿衣服露品牌商标是一件很土的事情,他很不理解这一个新的流行趋势。
这次他不准备跟这个潮流,除了帮别人加工的服饰之外,自己生产的款式,还是维持现状。
但他也有所改变,他去注册了一个商标,就是拜托一位英语老师给选了一个英文单词,然后设计了一个美术字体。
从此以后,春根厂里出品的这些服装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现在厂里夏天主要以男女裤子为主,也辅助开发几款裙子,冬季就是以棉服大衣为主打产品。
不管是夏装还是冬装,款式都要比前两年少了很多,现在走的是量大价优的路子。
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是照比市面上相似的服饰来说,至少在价格上面,春根厂里的这些商品还是很有竞争优势的。
经营这件事情,都是越干越精。以前春根一味地追求新潮,不断开发新品,在开发上面投入过多。
而真正量产之后,由于资金限制,每个款式生产的数量其实并不是太多,这也导致最终的售价并不便宜。
而现在减少了开发上面的投入,每一季最多5个款式,但是每个款式的数量要多了很多。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工人长期加工相似款式之后,技术熟练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单机的产值增长了很多。
经过这样的调整,春根厂里的产值反而比之前有了提升,而且在这裤子和棉衣方面,春根他们的产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由于最近一直在忙活服装厂的事情,城里的建筑公司那边就一直是小强和老郭在帮忙打理。
春根也就早晚打几个电话,和小强确认一下资金情况以及工程进度。
拿下小白楼之后,又将它抵押给了银行,接着从银行贷款了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