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咄咄怪事今稀有,茫茫知音那易得(1 / 2)
时当八月中旬,月色既明,驳马视力又好,奔驰之速,并不逊色白日多少。到得早上,一人一骑,已经进入曹州。
齐天在一个集镇用过早膳,买了些干粮,沽了五斤老酒,喂驳马喝过,马不停蹄的继续赶路。天黑时赶到兖州,他自己虽不困乏,可这一路不歇,任是驳马神骏,鼻中也开始喘着粗气。
齐天只得找了一处荒野歇下,他嚼了些干粮,让驳马就着野草进了阵食,继续赶路,到得天明,进入密州境地,琅琊已经在望了。
射日山庄位于东海之滨日照的九仙山,日照古名海曲,新凤年间,因吕母起义被废,后因日出初光先照,乃以为名。
九仙山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着称,可让江湖知名的,还是山上的射日山庄。
射日山庄历史悠久,历代人才辈出,底蕴之深厚,在武林世家里面,固然首屈一指;又与破月山庄、飞星山庄并称奇门三庄,同气连枝,势力之庞大,在江湖上亦无出其右。
可最为人称道的,则莫过于近两百年来,与九大门派联手对抗“一真教”,迫使曾经的天下第一帮,在太白山苟延残喘,其声威之盛,更是如日中天。
齐天辰初赶到九仙山下,驳马全身汗湿,再也坚持不住,前蹄一软,歪头栽倒在地,口中不停吐着白沫。
齐天急跳下马,蹲在一旁,轻轻抚摸着鬃毛,星目含泪,轻声道:“马儿,你还好吧?”
后面一个洪亮的声音道:“这马看似是脱力了。”齐天回头望去,却是一个二十来岁、身材魁梧的少年,骑着一头瘦小的棕色毛驴,人壮驴瘦,看来甚是滑稽。
齐天喜道:“兄台懂的医道?”那少年挠头道:“我只懂医人,还没医过兽类。”
那少年语声平缓,并没刻意加大声调,可天生大嗓门,普通的说话,就像在耳边吼叫一般,震得人嗡嗡作响。
齐天道:“人兽有别,可医理相通,烦请兄台帮忙看看。”那少年笑道:“看看可以,可看不看的好,我也没有把握。”
他相邈常常,肤色又黑,可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倒是增色不小。齐天拱手道:“兄台高义,感激不尽。”
那少年道:“师父说出门在外,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大兄弟不用客气。”骑下毛驴,健步走了过去,伸出两指,按在驳马下颌。他压住片刻,道:“这马心跳强劲,可是难得的良驹,大兄弟可恁不爱惜了。”
齐天道:“在下着急赶路,一时疏忽,都是我的错。”这驳马乃师父遗存,生前再三叮嘱,让自己务必好生照料,要是有个差池,将来拜祭时,可让自己如何交待?
那少年见他急得满头大汗,安慰说道:“幸好没甚大碍,只是脱水乏力,大兄弟找点水给它喝,我这有师门秘制的‘回力散’,添在里面应该有些助益。”
齐天道:“谢谢兄台。”他初来乍到,不知寻觅何处水源,可射日山庄必有饮水无疑,当下将驳马扛在肩上,大步上山而去。
那少年牵着毛驴,紧跟在后,一边道:“射日山庄的小姐这次比武招亲,吸引无数青年才俊,大兄弟你着急忙慌的赶来,只怕不过徒然累倒良驹。”
齐天道:“那兄台呢?”暗中思量,自己此行志在必得,此人有援手之谊,到时交起手来,可得留点分寸。
那少年耸了耸肩,道:“听说射日山庄的小姐美貌无双,我这癞蛤蟆那敢妄想吃天鹅肉。就算人家小姐看的上我,打不过天下英雄,也一样没戏。”
齐天听他自嘲,显无参与的意思,只要不和他交手,那便没了顾忌,宽下心道:“那兄台为何而来?”
那少年道:“射日山庄的名声,大兄弟想也听说过,所以才火急火燎的赶来。这次比武招亲,自三十年道‘重楼榜’的后人另撰‘兵器谱’后,可算武林一大盛事。谁要能娶到射日山庄的小姐,从此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别说青年才俊跃跃欲试,就是老和尚怕也蠢蠢欲动。”
那少年声音洪亮,传播及远,后面一个老和尚听见,连忙合十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那少年回头望见,哈哈笑道:“老和尚罪过啥呢,你要没那些花花肠子,大老远的跑到九仙山来干嘛?”他这大声一笑,更是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只惊得附近飞禽,扑腾之声不断。
那老和尚身旁一个青年,大怒道:“黑大个,来比武招亲的是小爷,敢对家师无礼,可是活的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