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称职的买家与卖家(1 / 2)
按寿命成本算,十两银子的火铳寿命四千发,二两银子的三十发,五倍的成本,却造成一百多倍的质量差距。
这内中还有别的损耗,比如军士的性命,战场的局势成败等等。
特别火器在战场上成了废物,文明被野蛮替代。
他是无物可用,不得不外出购买火器,否则宁愿自己造。
就目前来说,他麾下的张出恭兄弟精心打造的火器也可以达到优良标准。
他们打造的鸟铳,翼虎铳,射击寿命都可达或超过四千发。
看郭攒典不好下台,杨大使连忙打圆场,说他这边倒也有一批精良的火铳,约有一百杆左右。
但这种火器卖出去担的干系很大,所以贵了些,一杆要卖八两银子。
吴韵林淡淡道:“钱不是问题,若好,吴某全买了,在一个仓库中,吴韵林看到杨大使所说的那一批精良的火铳,果然有百杆鸟铳。
吴韵林看了看,果然还算精良,铳身都用精铁打制,火门上有自动开合的火门装置,此时叫阴阳机,阴启门,阳发火,可以避免大风天气引药被风刮走。
吴韵林估了估,重七斤多,他估计这一杆铳的成本不下五两,射击寿命应该会有千发。
不过具体的还要测试,吴韵林让赵括检验,免得有赝品混进来。
检验合格的话,这批火铳吴韵林全要了,让杨大使与郭攒典咋舌,这吴公子果然豪气,一掷千两银子,面不改色。
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还是此时物价涨了很多,若放在太平盛世,一两银子可买一石米,两石米的时候,折合成后世的货币比,就是50万到100万人民币。
魏齐则在旁都是满脸的可惜,显然心疼大把的银子花出去。
吴韵林倒不在意千两银子,银子不花出去,那只是石头与死物,让他遗憾的是这些鸟铳的口径大小都不一样,这就不能使用统一的定装纸筒弹药。
不单是铅弹的问题,口径大小不一,就代表每杆铳的膛压都不一样,那各铳的火药用量就不能一样,否则会造成炸膛等问题。
就算身旁战友阵亡了,你也不能使用他的弹药。
这非常麻烦,对后勤是个严峻的考验。
不过吴韵林还是收下了,有比没有好,况且这些火器的质量基本让他满意。
有了火铳,还要有火绳与火药,吴韵林虽打算使用鹅毛引药管,但鹅毛也不知能收集多少,还是买一些火绳,有备无患。
递运所当然有火药,价钱每斤银八分五厘,百斤八两,便宜是便宜,不过依然是比一般的火药还次的火药。
这种火药很糟糕,杂质非常多,估计只能在五六十步破甲,若用最优的火药的话,百步洞穿铁甲很轻松。
有比没有好,吴韵林张口就要五千斤,让杨大使等人吓了一大跳,他们虽可贪污一些,但也不能把所中的物资全部贪走吧?
最后讨价还价,只能卖给吴韵林一千五百斤。
递运所没有火油,让吴韵林感到遗憾,不过所中倒有些万人敌,个个巨大无比,一端是木柄,一端是火绳,重量超过三斤,内中火药装量恐怕也超过两斤。
吴韵林要了一批,数量上去后,黑火药的威力也不可小看。
特别万人敌中都含有铁钉,碎片什么的,爆炸开后挨中擦中,那惨死的几率非常的大。
不过因为太重,这个武器只能用来守城,后世的手榴弹最多重一斤,还经常有人投到自己战友头上去,眼下这么沉重的手榴弹,若是野战,也不知道能够扔个几米
杨大使开价每颗万人敌三钱六分,百颗七十两,吴韵林要了两百颗,这也是递运所能给出的最大数目。
他们还向吴韵林推荐一窝蜂等火箭,一打几十发,守庄效果绝对好。
但赵括看过几筒火箭,对吴韵林低语几句,吴韵林就放弃了。
他们的火箭,箭杆喷筒的喷火孔都钻得非常糟糕,甚至尾羽都没有套上铁端作为平衡,这样火箭发射后,肯定是东倒西歪。
还有生铁,吴韵林要了一千斤。
熟铁,要了五百斤。
多炼好铁,要了五百斤。
硫磺,要了五百斤
作子弹的铅,要了五百斤。
黄铜,要了两百斤。
买买买,吴韵林大肆购买,花钱不眨眼。
杨庆等人都是笑得见牙不见眼,果然豪客上门了。
吴韵林看到一个仓库还有佛郎机与虎蹲炮,也想买个几门,让杨庆等人吓了一大跳,这个东西他们可不敢卖,就是虎蹲炮都不敢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