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宴会(1)(2 / 2)
4.一定的温度(最适为37℃)
步骤:
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原纤维;
多股原纤维并列结合成片层,再合拢成短微管;
二聚体不断加到短微管的两端,使微管逐渐延长至平衡状态。
说明:
?微管具有极性,(+)极生长速度快,(-)极生长速度慢。
?微管和微丝一样具有踏车行为。
?大多数微管处于动态组装和去组装状态(纺锤体)。37℃钙离子浓度低等因素利于组装;4℃以下,钙离子浓度高有利于去组装。
体内组装微管组织中心(MTOC)是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染色体的动粒,中心体、基体(纤毛,鞭毛)均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所有微管组织中心都具有γ微管球蛋白。
(3)中间纤维:
过程:①两个单体,形成两股超螺旋二聚体(角蛋白为异二聚体)
②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交错排列组装成四聚体
③四聚体再相互连成一条原纤维
④8条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对称,不具极性)
中间纤维的装配特点:1.由于IF是由反向平行的α螺旋组成的,所以和微丝,微管不同的是,它没有极性。
2.细胞内的中间纤维蛋白绝大部分组装成中间纤维,而不象微丝和微管那样存在蛋白库(仅约30%左右的处于装配状态)。
3.IF的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ATP或GTP。
24、溶酶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溶酶体的主要作用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细胞自溶,防御以及对某些物质的利用均与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有关。
细胞内消化:对高等动物而言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水分子物质,而一些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如内吞低密脂蛋白获得胆固醇,对一些单细胞真核生物,溶酶体的消化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细胞凋亡:个体发生过程中往往涉及组织或器官的改造或重建,如昆虫和蛙类的变态发育等等。这一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实现的,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注定要消除的细胞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
自体吞噬:清除细胞中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等,如许多生物大分子的半衰期只有几小时至几天,肝细胞中线粒体的平均寿命约10天左右。
防御作用:如巨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
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如将甲状腺球蛋白降解成有活性的甲状腺素。
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相当于一个化学钻,可溶穿卵子的皮层,使精子进入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