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2 / 2)
5.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辩证关系的原理?
7.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8.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9.如何理解社会形态及其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坚持这一原理与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发挥人们的历史选择的能动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10.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1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第四章思考题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理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怎样理解价值规律及其意义?
4.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是什么?
5.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为什么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7.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8.为什么说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10.考察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对于进一步揭示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有什么重要意义?
11.怎样理解这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2.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是怎样分配的?
13.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14.怎样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5.怎样理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及其本质?
第五章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2.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3.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6.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7.怎样理解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特征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
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本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实质及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