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2 / 2)
环境因素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以湿度和温度影响最大。
病原物越冬和越夏有寄生、腐生和休眠三种方式。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的场所: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器官,田间病株,病株残体,土壤,粪肥,昆虫或其他介体。
病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和人为因素传播。
依据菌量积累所需时间的长短和度量病害流行时间尺度的不同,将流行病害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
触角的基本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类型是种类鉴定和区别雌雄的重要依据。
昆虫的口气一般分咀嚼式和吸收式两类,后者因吸收方式不同又分为刺吸式(蝉)、虹吸式(蛾蝶类)和锉吸式(蓟马)等类型。
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组成。
昆虫胸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虫、天牛)、跳跃足(蝗虫、蟋蟀)、捕捉足(螳螂、猎蝽)、开掘足(蝼蛄)、游泳足(龙虱、仰蝽)、抱握足(雄性龙虱)、携粉足(蜜蜂)、攀援足(虱类)。
产卵器常为管状构造,由背产卵瓣、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组成。
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昆虫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昆虫对刺激反应的感觉器分为:感触器、感化器、听觉器和视觉器。
内激素是昆虫分泌在体内的激素,能支配和协调昆虫个体发育的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有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外激素包括性抑制激素、性外激素、集结外激素、标记外激素和告警外激素。
昆虫的繁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粉虱、介壳虫、蓟马)、卵胎生和多胚生殖(茧蜂科、跳小蜂科、广腹细蜂科)。
昆虫的发育分3个阶段: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昆虫的蛹分为离蛹、围蛹和被蛹。
孢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盘。
根据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的特性,植物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口针型、循回型和增殖型。
植物病原线虫中重要的五个属:粒线虫属、茎线虫属、异皮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滑刃线虫属。
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免疫、抗病、耐病、感病。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4个时期):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病原物在寄主内扩展的两种类型: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三种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焉和畸形;病征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
腐烂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根据失水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