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1 / 2)
天正十三年三月初一,贾蓉匆匆拜别迈柱,踏上了前往扬州城的路途。
迈柱的回信里除了为贾蓉邀功请赏以外,还专门提到了“兼祧”封侯的问题,顺道交代了迈青韵这将近一个月里“无比煎熬”,非贾蓉不嫁,无奈,只得请天子法外开恩等等……
好家伙,这是要用女儿一生的幸福彻底把自己绑上政治中心的战车啊!
紧接着,私下里又给自己写了封信,嘱托他一定要跟四皇子陈弘立搞好关系云云。
在迈柱的书信里提到了一个让贾蓉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两个细节:其一,贾蓉以子告父的小把戏,陈弘立是老早就知道了的,等于说是握住了他的一个致命把柄,今后再不情愿也得为陈弘立效命。
毕竟,以子告父,放哪个朝代都是要帮亲不帮理的,属于绝对“大逆不道”的罪状。
这种阴私事情一旦抖落出去,不出意外地会引来天下读书人的唾骂,到时候舆论压力完全可能让贾蓉刚有点起色的“官运”再次跌落到谷底。
其二,陈弘立在天正帝面前,也是为自己说过几句好话的,正是因为他的巧妙运作,贾蓉才得以从神京城那个水深火热的陨石坑里暂时脱身开来。
于情于理,贾蓉都必须和陈弘立交好,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私人方面,贾蓉都欠下了大大的人情。
至于这位四皇子为何看重自己,大概也是想借着宁国府已经衰败的由头对贾家实行两面政策:能拉拢过来的一定会拉拢,拉拢不来的,将来就处理掉……
甚至不止如此,陈弘立甚至知道自己跟贾敬之前爆发的激烈冲突,他也知道贾蓉之所以如此激进,也是想要自保,为此……陈弘立专门为他打开了自己的大门,只要贾蓉能够听他指挥,那么他就能利用手头上的关系帮助贾蓉获取到他所需要的一切。
这场政治联动,贾蓉从始至终都在对方的鼓掌之中游走,贾蓉也真正开始正视这位四皇子,想来这位是起了夺嫡之心呐。
按迈柱所说,天正帝陈胤真共有十位儿子,分别长子陈弘晖,长子,封端亲王,其生母为前皇后。
陈弘昐,二子,早夭。生母为齐妃;
陈弘时,三子,几年前因罪被削宗籍,生母亦是齐妃。
宝亲王陈弘立,四子,潜心研究佛学和道学,只为讨父亲欢心,也是现任皇后所生的儿子。
陈弘昼,五子,封和恭亲王,生母为前任皇贵妃。
陈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生母为谦妃,幼年被过继给果毅亲王陈允礼。
以上就是“弘字辈”的皇子们,底下还有几个“福字辈”的。
陈福惠,天正帝第七子,封怀亲王,母为现任皇贵妃。
八子陈弘昀,早殇,九子陈福宜,早殇;十子陈福沛,早殇,母亦为前任皇贵妃……
这样一看,到宝亲王府帐下打工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赢面最大的只可能是这位装作“正经人”的四皇子。
而且,自“天熙事变”以后,天熙帝就不再对外宣立太子,而改为了金匮立储制度,天正帝自然也遵循了这个制度。
自今年起,很多舆论都在指向天正帝身体状况有些不大好了,虽然天正帝仍旧在坚持上朝议政,批改奏折,但是有人注意到,皇帝写批语的时候手微微颤抖着……
为此,天正帝不得不再次让龙禁尉在神京城里来回巡游,免得有些人会起了不该有的小心思。
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天正帝的紧张情绪,也怕有些人想要趁虚而入。
不过这一切,都和现在的贾蓉没有关系,他目前只要表态支持谁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其他的问题。
天正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贾蓉终于到达了久负盛名的扬州府。
到了这里,贾蓉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剧情总算是正式开始了。
原来,贾蓉之前收到的两封书信,就是关于王熙凤想要联合自己搞王夫人的咨询信,以及关于贾敏在扬州城去世的消息,林如海的信件到了神京,贾母才不得不下达指令,让自己去接林如海的独生女儿黛玉进京。
原因有两个,第一,自己现在身在湖广,赶过去路程比较近,第二,宫里来了恩旨,限期一月,要让贾蓉回顺天府考取武举人的功名,这一次,迈柱和贾蓉联手铲除施南地界的所有土司家族,因而“威名赫赫,远震西南”,战报传到了神京城,天子很高兴,也就有了这道恩旨……所以这个原本会落到贾琏身上的美差,现在却换成了自己。
剧情已然正式开始,林如海大概已经跟贾雨村碰过了面,而且和贾政一道保举他做了个应天府的官,不过现在香菱母女已然提前团聚,所谓“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荒唐闹剧大概是不会再出现了。
再说林如海,这位掌握了两淮盐政长达十余年屹立不倒的巡盐御史,把他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朝廷,想必江淮的盐商们都恨他恨得牙痒痒……自己不好贸然插手。
看着这座历史悠久的扬州城,贾蓉不禁回想起后世的“扬州炒饭”,那已经成为了后世扬州的代名词。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
据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相当于“省”。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隋朝后作为城市的扬州(今扬州),但和隋朝后那个繁华的扬州城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越”(后建立邗国,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建吴都)。
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改广陵为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武德八年(625年),今天的扬州开始叫“扬州”这个专名,并再无变动。
而“扬州”作为一座城市的概念也是从此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即今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区。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应天府),扬州府属之。
二十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青朝夺得天下以后,设立江南布政使司,扬州府属之。
自天熙六年起,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扬州府属江苏布政使司,并再无变动。
而且这一次,可不光是贾蓉一个人得赶回去,贾蓉带来的女眷们也得赶回去……尤其是尤氏,贾惜春这样的必须回到神京城去,虽然不能继续住在宁国府,但是可以在神京城郊外买一桩宅子住下来……这既是在安抚贾蓉,也是在控制贾蓉,等于说,这就是以后朝廷控制在手的“人质”,若是哪天贾蓉不听话了,分分钟就先把跟他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质干掉,再把他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