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建设中的大舞台(2 / 2)
重症患者学了木匠。
眼疾患者就学了按摩,也学了合面,不止按摩,也会雕刻。
所以只要木雕师傅想做什么,跟他讲,然后再画图画个盲文图,村口铁匠直接给他打造一个模具,谁家要做什么,可他低着头,仿佛习惯了这姿势。
胡浩来到大看台处,一周前,黄腾在电话告诉他说,让他联系村办,修建一个大舞台,而这个舞台可以随时搬运的,所以不能是水泥,又无法是钢铁,毕竟没有那多设备,所以也就是就地取材了,
既然建好后,又可组装搭建,或者直接变成永久那种大台子,这对后市要成为建筑行业的胡浩来说,眼前还真是难题,
后来他跟村办和张峰几个知青一商量,还是认为就地取材最便利,主要是成本最小。
因为前段时间的梅雨季节,正好有倒下的树木,一些村民与知青拾来了几株倒下的树木,好在最近也晒得差不多了,还在继续晒,胡浩看着木制组大量的成品小样,安心地点点头,离开前往泥工组现场。
正午的阳光照耀在那三层楼高的高台上,那里正是施工现场,抬水泥的,推沙石的,搅拌机在一旁哄哄地响。
这次主赛场有两个地,一个是当初端午比赛地方的抬台,准备工作充足,那是这次荷花节的分会场,而主会会场就是前面泥瓦工,一个经常外出跑工程接货的陈工头做的。
在郭村主任点名要将老陈头当搭台建设的来负责,陈工头也曾是一家连着一家做楼顶,砌平房的,所以对这类仅是抬个台子也是打了保票,保证不用半个月就完成。
胡浩是每天来视察一番,想象着如果是自己指挥会怎么做,而眼前这个陈工头是怎么做的,为何这样做,然后又问了陈工头,到时工程进度如何,这后期木工师傅就要上场了,木工的时间能否来得及安装。
再次回到木工制品处,看了看木匠的木房子的造型,还是漂亮的,点点头,经过那位重症无力肌患者身边时,眼睛湿润了,只见他起身行走虽然别扭,可却不笨,甚至不比那些不动手的强。
一些木料又怕雨水,所以借了木材制品厂地盘,又搭了遮雨布,
这个师傅平时也跟着制作藤制品,藤制家具,不远处又是处理竹制口的化工池。
师傅们都按流程在走,跟进度,谁都不敢马虎,这可是云雾脱贫的攻坚战,这每天也时常会被队办的张姓负责人盯工,下午则是胡浩来检查下。
路过一个加工木料的,就听几个在议论,“那这原本是想修个”
“这自然不行的,”
“不过,还是有补救机会的,放心,我们肯定尽全力的。”几个泥工,木匠油漆工正在商量,胡浩静静站在身后悄悄听着,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