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这是一片迥异于江南的灵秀娟美,沉淀下了厚实魂灵的山水。这也是一座叫人惊叹的城市,秦时如狼似虎的生机,唐代百川归海的活力,它见证和承载了这个民族最热血而蓬勃的历史,仿佛屏障,又像是楔子,抵近了华夏一族灵魂血脉最远却又最深刻的地方。有它在,这么多的后裔子孙心底,总还有一直不曾抹去的荣耀和坚直不曾垮下的脊梁。
飞机将在十分钟内降落在西安,空姐开始提醒乘客系上安全带,苏沫手里握着纸杯,出神地看着窗外,因为气流的原因,机身一个颠簸,几滴水溅出来,落在手背上,烫得有几分奇妙的痒痛。耳朵象堵了团棉花随着飞机的下降轰鸣作响,她即将进入这个已经有些陌生却又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城市,只是觉得轻松,仿佛背后那个世界短暂地被抛下,没有纠葛,没有爱恨,什么都没有。
早春的西安还有些干燥的凉意,古城被如黄金般色泽的灯光装点着,却并不同于别处金碧辉煌的俗气,隐然是帝王之都的辉煌风范。
顺着钟楼鼓楼熙攘的人群苏沫有些茫然地走着,这两天一直在这个城市记忆中的每一个地方,都去转了一圈,可是时间越长,越觉得茫然。
原因很简单,她所有的疑惑,都在这里找到了解答。
尽管这座福利院的负责人已经换了,甚至当年照顾过她的阿姨也都退休了,换了一位年轻的负责人,非常热情地给她找出了当年她被送进来之后所办的一系列证件,上边甚至还有记录在她进入这里之前,是从邻县的孤儿院转入的,尽管对于那段经历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至于她提出来是谁在一直默默捐助自己的问题,工作人员也对她解释说那是外界的捐款,因为处于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原因,不可以公开。
问到最后,她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对方那么长的时间。工作人员却笑笑说:没关系,我们遇到过很多孩子,长大后回到这里,无非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父母的信息。能帮忙的,我们都会帮。
她道了谢,走到门口,忽然回头问:明诚集团是这里的赞助单位吗?
苏沫确定在她脸上看到一丝茫然,许是在搜索和明诚相关的信息,可最后他抱歉地说:“我们这样的事业单位大部分是政府拨款,也有企业资助,不过都是本地企业,我不记得有这家明诚集团。”
这下是真的可以死心了,她想她终究还是迟了一步,付南风一定赶在我前边,把一切答案都完美预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