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线索(2 / 2)
宫林说:“你我都怀疑千炀是在黔地,前不久我在凰城城郊发现了这个。”
宫林拿出一个布条,岳千烛接过来,仔细查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布条,像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看不出什么。
宫林解释说:“这是在城郊的一个茶馆后面的树上发现的,布条的打结方式我教给他的。”
岳千烛离开重新看布条,上面有折痕,虽然很浅,但还是能看出布条打结的方式。这正是宫林曾经教给自己和岳千炀的打结方式。
宫林说过打这个结不仅结实而是用料很少,很适合在手里材料少的情况下用于标记使用。岳千烛看着手里布条,再一次确认岳千炀不仅在黔地,更有可能在凰城附近。
“宫大哥,千炀会不会有危险?”岳千烛焦急的问着宫林。
宫林说:“不会。看布料绸缎干净,应该是还不错的华服。从打的结来看工整清晰,想必也是极其安全的情况下打的。他现在应该是被什么人所救但是无法出来,才会打结提醒。”
“可是他怎么知道我们在找他?”岳千烛心中疑问。
宫林说:“上次在书南院的手帕还有这次的打结,千炀应该是下意识所为。他不知道有人找他,也许只是未雨绸缪。”
岳千烛点头,没错,岳千炀这孩子平时看起来鬼主意很多,但他做事之前都会做很久的准备。这些可能都是凑巧罢了。
“说不定他就在城外。”岳千烛说。
宫林点头。其实这条线索宫林原打算不告诉岳千烛,想着自己探清楚结果后再告诉她,以免给她希望得来的是失望。只是现在看到有些无望的岳千烛,给她一丝希望或许是对的。
“我会继续在城外寻他的踪迹。”宫林安慰岳千烛说:“你在这里务必要好好的。”
岳千烛答应不让宫林担心她就会做到。现在宫林也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她怎么敢给宫林拖后腿。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一会儿,趁着沐王府守卫换班,宫林翻墙出了沐王府。
夏沐濋将对着高墙的窗子关上,正好碰到复命的陈致。
今天面见唐路,陈致并没有出现,一是他不想见唐路以免自己控制不住杀了唐路,二是审问从破庙抓回来的刺客要紧,不能耽误时间。
“审问出来了?”夏沐濋拢在衣袖坐回案几前。
陈致将口供放在案几上,说:“还没有人承受的住神远军的审问。”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神远军审问的特点。
夏沐濋拿去口供翻阅之后微微一笑:“一切都不出你我所料啊!兀察的兵还真是薛清平的好走狗!”
兀察,现任上京城禁卫军副统领。三年动荡时期他本是敌军的将领后来投降初仁皇帝,派到薛清平麾下。因为是降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去了安宁军得到几个小功劳就被调回上京城。是薛清平手里为数不多的武将。
早在夏沐濋准备也出城门的时候,从守城将士的身手就能看出绝非五大军训练体系下的身手,再加上对他的不认识和后期追杀的身法,夏沐濋很快就确定是兀察带的兵。
兀察的兵还带着他先主子的治军影子。
陈致说:“这份口供拿到上京城,兀察是活不了了。”
刺杀皇子,当是死罪。
“不一定。”夏沐濋说:“有薛清平的三寸不烂之舌,兀察最起码能抱住性命。”
陈致:“刺杀王爷薛清平不可能不知道,他不着急摆脱自己,还能帮兀察吗?”
“兀察是薛清平手下为数不多的武将,想与舅父对抗,他必保!”夏沐濋说。
陈致:“那这份口供还是要挑时候送去才合适。”
最好是落井下石的时候。
陈致收好口供继续说:“今天我去了别院。”
夏沐濋挑眉,陈致是很少过去的,以免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嬷嬷说前几日岳家公子出去放风,回来的时候发现他的衣袍被撕掉了一块。”陈致说。
自从岳千炀开始配合夏沐濋以来,夏沐濋会给他一定的放松时间,每个月都会让他出去在城郊走走。
夏沐濋不以为然:“估计是给谁放信号吧。”
“会是岳千烛吗?”
“你不是很想知道岳千烛的踪迹吗?”
陈致露出一丝苦笑:“我想她的踪迹,问问她为何要拖累凝儿?凝儿是为了她死的,她怎么能心安理得的隐藏自己这么多年?我想要个说法,并不过分。”
夏沐濋拢在袖中的手紧握,轻轻松开。
“不过分。”他说:“她对我们的任何赎罪都不过分。”
外面阴云密布,不过一会便响起了雷声。
黔地又要下雨了,也不知道这次要持续多久。
“好戏马上就要登场了。”夏沐濋感慨着。
陈致难得露出笑容:“不知道好消息什么时候传来。”
夏沐濋说:“唐路那边是谁在负责?”
陈致从恍惚中缓过神情,公事公办的语气说:“叶参政。”
“把人换了,让白晨负责。”
陈致不明白:“与唐路周旋,叶参政最合适。”
夏沐濋叹气说:“我们不能总抓着叶适言不放啊,他的志向可不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培养一个甘愿在黔地的参政。”
言外之意,白晨是夏沐濋看中的府臣。
陈致点头,他明白的,叶适言应该回到朝中。
“此番暴雨,淮南什么情况?”
陈致叹息:“又会是新一轮的水灾。”
夏沐濋略有疑惑:“年年治理,年年水灾?”
陈致:“虽然有所减缓,但仍是顽疾。”
夏沐濋思考说:“这次我们黔地出人,让叶适言过去。”
末了夏沐濋淡淡的说:“他需要一个惊天的功绩,回朝之后才能与薛清平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