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反应1(1 / 2)
幽州,李家,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摆着一张舒适的布躺椅,李志远的爷爷李青山正躺在那看着一本闲书,一个小厮正勤快地帮他捶着腿。一边的小几上,摆一填金描漆的牡丹花攒盒,里面装着小巧的点心蜜饯之类。再不远处的数竿修竹旁,两个侍女正在轻快地烧水煮茶。
听到门口吱呀一声,一个下人蹑手蹑脚地进来,行至躺椅不远处垂手停下,喊了声:“老东家!”
“真是叶家开的?”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书后面传出来。
“是的,老东家,据打探回来的人说,四家店铺是同时开张的,分别是由叶源和他家的三位老仆照看的,刚开业的半个月也一直都在这守着,生意稳定之后才回去的,现在是有两个毛头孩子看着的。叶源他们以前在城里待过,虽然现在认识他们的人不多,不过绝对不至于弄错了。”下人恭敬地回答道。
“竟然开窍了啊!”老人笑呵呵道,又低不可闻地呢喃了一句,“不过还是比不上王家啊!”
“老东家,小人还打听到两件事情,和叶家有关的。”
“哦……,说来听听!”
“叶家的大姐儿定亲了,据说是邻居聘的一位私塾先生的儿子,现在已经有了秀才身份。”说到这下人顿了一下,不过老人并没什么反应,他就继续往下说,“还有一件事,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人传言叶家几天前才接过一个圣旨,赏赐了万两白银,还给了叶源一个举人身份和三张国子监的不记名推荐书。”
“国子监荐书?”听到这里,躺着的老人终于有了点动静,“此事当真?”
“还不确定,小的已经派人去河湾村打听了,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下人回道。
“应该不是真的!”老人想了想还是摇摇头,他孙子还是一个省的解元呢,去到京城没有门路不是照样进不去国子监,叶家,会有什么本事,能弄来三张荐书?还是不记名的,怎么可能?他是一点都不信,至于圣旨什么的,更是无稽之谈,叶家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吗?叶老爷子是有点本事,可他不但看错了人,还傻的把自己填进去了,本来还以为他会不会藏了什么后手,结果等了好几年都没动静。
就是因为心里存着怀疑,才默许了四儿媳想要和娘家定亲的事,可左等右等,叶家不但没发达,反而走了下坡路,还有个不中用的亲戚,真的白浪费了他的时间。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本来他就是打算等志远考中进士才给他定亲的,只是没想到,孙子太出色,没等到会试就帮他找了个好孙媳。
而且提亲还挺顺利,女方也没拿娇,当然了,他也是识时务的,自然不会当真以为人家父母就是真看中自家孙子的才华,孙子才华肯定是有的,可京城有才的多了去了,新朝伊始,朝廷各处都缺人才,举子试年年有,会试也两年一次,全国那么多个州省,才子还能少了?
所以他说服家中的其他几个孩子给王家准备了厚厚的聘礼,其实也不用说服,他们李家培养出一个书生来,为的可不就是这个吗?果然和王家一定亲,生意也好做了,国子监的大门也轻松进去了,最明显的是,回到这幽州城,巴结他的人就更多了,以前志远考中解元的时候,他们虽然也交好李家,可也是观望,哪里有半点巴结的意思?可现在吗?呵呵!
李老太爷美滋滋地啜了一口侍女新沏出来的茶,直觉身心舒坦,踌躇满志,轻快地唱起小调来,“七月核桃八月犁,九月柿子红了皮啊,红了皮!……”
“爹,你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