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那年春,老杜把驴赶(1 / 2)
安顿好家中,歇息了一会,李元恺去隔壁邻居家借了一辆板车,推着奶奶往县府而去。
离开李家别馆的时候,管家李忠来说,家主李渊已经打点好县府上下,让他们随时可以去领还田产。
虽说只是一点薄田,但好歹也是自家财产,不赶快拿回来老太太心里总惦记着。
县府差役似乎是听到了从李家传出来的风声,以一种非常古怪又畏惧的眼神打量李元恺,没有半点阻拦,就让他祖孙二人进府。
李元恺隐约从身后的低声议论中,听到大闹别馆、手撕李神通诸如此类的话,撇撇嘴暗笑一声,凶名也是名声,有时候当恶人反倒是没人敢欺负,世道如此。
走到县府大堂前,便碰上那位黑瘦青年杜县尉,他带着几名掾吏风风火火地走过,一边走一边吩咐着什么,掾吏们点头如小鸡啄米,都快跟不上杜县尉的步子。
杜县尉眼睛尖,一下子就看见李元恺祖孙,停住脚步挥手让手下掾吏去做事,掾吏们如蒙大赦赶紧溜走。
李元恺和周白桃忙上前见礼,杜县尉笑道:“你们是来领还田产的吧?高主簿也在府中办差,我带你们过去。”
杜县尉行事讲求效率,说话走路做事速度很快,但却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照顾到周白桃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放慢脚步和祖孙俩一起朝后堂走去。
“昨日高主簿来找我说,唐国公派人来县府传了话,说是把原来李绥名下的田产转到李元恺名下,我就知道你们这一趟李家别馆没有白去。虽说有些冒险,但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值得的。”
杜县尉笑着说道。
李元恺挠头有些奇怪地问道:“杜县尉没有听到李家传出的风声吗?难道不觉得惊讶?”
杜县尉指了指那些远处对李元恺指指点点的差役,笑道:“有那么一群好事者,我想不知道都不行。不过此事结局早在我预料之中,倒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你们闯李家别馆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被李家乱棍打出,二是撞了大运达到目的。”
杜县尉看了一眼李元恺,脸色古怪地道:“结局我猜到了,只是没有想到过程这般凶险。李少郎,唐国公既然肯传话县府,说明对你颇为看重,这是个机会,好好把握。要知道,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没有贵人一句提点的话来的重要,在当今世道就是如此,世族门阀的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李元恺见杜县尉笑容真诚,不由心中有些感动,郑重地拱手一礼道:“多谢杜县尉,元恺受教了。”
来到后堂主簿房,高主簿悠闲地品茶看书,见杜县尉三人走来,笑着起身相迎。
“李少郎,我们又见面了!”高主簿笑着招呼道,经过大闹别馆一事,高士廉倒是对李元恺印象深刻,但也仅限于记住他小小年纪蛮力惊人,发起怒来狂猛如狮。
当日酒宴上,李元恺见到高士廉和那个胖小子也在,有些拿不准他们和李家的关系,此刻再见不由心中生出几分警惕,笑了笑没有说话,躬身揖礼。
高士廉年纪不大却精明无比,一眼就看出李元恺这小子以为自己和李家关系匪浅,有了戒心,微微一笑也不在意。
高主簿和杜县尉亲自处理田产转籍,自然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李元恺名下就有了八十亩田地,其中二十亩永业田是他老爹李绥身后所留,六十亩口分田按理说李绥身死就应该归还县府,但碍于李渊的面子,县府将这六十亩田地一并划给李元恺所有。
这些田地的划分李渊不需要花费分毫,就能“合法”地转到别人名下,拿着国朝的土地做人情,是这些门阀显贵笼络人心的常用手段。
即便开皇以来,天子杨坚坚定不移地实行均田制,但一旦发生战乱,还是有大量的无主田地出现,加上地方豪强势力庞大影响深重,如此便给了这些贵人钻空子的机会,兼并土地或者玩弄地方权力如儿戏,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