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言官之祸(1 / 2)
随着孔有德的自尽,桂林之战的案例教学也到了尾声。
李定国同后世的老师一样,向自己的学生问起了中心思想:
“殿下,桂林之战已经讲完,
以殿下看来,我军为什么能赢,
而敌军为何会败?“
“这不就是后世的阅读理解吧,这可是我的特长。”
朱慈煊想了一会儿,便侃侃而谈起来:
“学生以为,老师能取得桂林大捷,不在乎以下原因:
其一,老师用兵如神,非敌军主帅孔有德能比;
其二,在老师统御之下,我军将士同心,而建奴主帅不合;
其三,我军主帅用兵谋而后动,重视敌人;而孔有德自负,轻视我军,没有及时将周边军队调回守护桂林;
其四,天助我军,我军发现了通往城内的小道;
其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军中许多官兵投降,作了内应….”
朱慈煊一连说了五个原因,
除了第一点外,李定国均是连连点头。
待朱慈煊说完,沫天波又补充道:
“为师不懂兵法,但为师清楚记得,晋王用兵之前,制定了约束部下的兵行五要:不杀人、不放火、不奸淫、不宰耕牛、不抢财货,此乃得民心的创举呀。”
“这也不是定国一人功劳,若非秦王全力相助,也决然难以做到。”
令朱慈煊奇怪的是,李定国竟然挥手为孙可望说起了好话。
“老师何必谦虚,那秦王哪有这等好心?”朱慈煊愤愤不平。
“殿下所言有失公允,秦王那时候还算忠心,尚且能礼节上尊重陛下,”
令朱慈煊大惊的是,沫天波居然也为孙可望辩护起来。
只见他叹了口气,恨恨道:“桂林大捷本是好事,却不料后面被小人捣乱,反倒是弄成坏事。”
“两位老师,这是为何?”
朱慈煊并不知晓,很是好奇。
李定国神色肃然,默然不语。
沫天波接着说道:
“晋王攻破桂林,抓了投降清朝的陈邦傅父子,便将他们押解到了贵阳。秦王大喜,发布告示说:‘逆犯陈邦傅肆意抢劫进贡给皇上的礼品,抛弃、掠夺皇宫女子,此逆不想着去建功赎罪,反而公然背主反叛。如今逆贼已被拿获,自当剥皮并传示云贵!‘“
说到这里,问朱慈煊道:
“殿下觉得秦王如此处决,是否太过残忍?”
朱慈煊知道这陈邦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