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信郡王多尼(下)(2 / 2)
此外,他不停派斥候探查地形信息,知道前面几十里外便是磨盘山。此山脉绵延十多里皆是盘山小道,极其容易布置伏兵;一旦大军进入,被敌军拦腰截断,便首尾不能相济,遭到重创。
他要劝阻多尼,放缓行军的步伐,拉开八旗精锐与吴三桂的距离。
…
如今卓布泰已经与信郡王多尼对面而坐。
多尼虽然脾气大,但满人敬重英雄,尤其是卓布泰弟弟鳌拜乃是朝中重臣,在他面前自然不敢托大,没有在中央主座上就坐。
“卓将军急匆匆来见小王,不知有何要事?”多尼着急问道。
“王爷,前方乃是磨盘山,皆是羊肠小道,极容易有伏兵。末将以为不宜急行军。”卓布泰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这可不行,”多尼听到卓布泰还是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新鲜事情,轻轻嗯了一声,摇头道:“自从大军离开昆明城,卓将军已经提醒了小王多次,小王一直谨记在心。但小王自幼追随父亲,听父亲说,行军打仗,哪有一帆风顺之事,危险有时候也意味着扭转乾坤的机会。”
卓布泰没想到平日里不善口才的多尼为何突然讲起了道理,而且还是挺有说服力的道理,不由一愣。
多尼笑了笑,叹气道:
“前几日,我们已经失去了一次大机会,若是再让平西王的大军剿灭了明朝余孽,嘿嘿,那你我二人有何颜面再去见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王爷所得甚是,”卓布泰被多尼说得额头上渗出了滴滴汗珠,他平缓了一下心绪,低声道:
“可是王爷,我军的军粮本来就只带了三日,所幸抢到白文选留下的军粮,也只是能供二日可用;一旦交战陷入僵持,大军溃退将不堪设想。”
“我满清八旗素来都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老将军担心得有点多余了,”多尼心里冷哼一声,嘴上的话语变得不再客气起来。
他毕竟出身军事兵法世家,对于兵法还是颇为了解,又乐呵呵得补充道:
“如今我大军距离平西王的大军足足有数里,难道那明朝的官兵能设下如此长的伏兵吗?他若是中途设伏,我大军便可前后呼应,直接将他包了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