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太子班底官宣(2 / 2)
朱慈煊瞧得痛快不已,瞥了旁边的金维新,见他神色复杂,似有懊恼,又有欣喜,虽猜不透他心中所想,心中却冷笑:“金维新,纵你有奇谋在身,老子力量强了,照样碾压你。”
遂起身走到张煌言面前,躬身拜道:“慈煊拜见先生,往后东宫之事,有劳先生。”
“微臣粉身碎骨,也不敢辜负殿下和晋王所托,”张煌言躬身领命。
这一言一行算是完成了东宫詹事府的任命和权力交接,往后张煌言便可以名正言顺得组建东宫团队,他作为东宫詹事,所有人事任命皆由其决断。
李定国见状大喜,趁热打铁,又当众宣布,延平郡王为了太子殿下安危,赠送精兵强将,为太子前护军,由张煌言掌军。
有了刘翰被炮轰的前车之鉴,其他言官开始谨言慎行起来。
李定国是武行出身,性格耿直,不善言辞,三言两语就可以将他打动;但张煌言是读书人,书读得比他们多几百车,牙齿比他们锋利百倍、又不按常理出牌,他们贸然而上只能成为他出名的炮灰。
再次,众人也都明白,延平郡王虽然奉永历皇帝为主,但实质上是个独立的小朝廷,他赠的军队,亦独立于西南,这人事安排,众人也不好多言;免得得罪了军阀头子,吃了刀子。
李定国见无人反对,哈哈大笑,便领着朱慈煊给众人敬酒,杯觥交错之间,朱慈煊渐渐对西南的朝局有了粗浅的认识。
两年前自己从安南出逃,自己老爹朱由榔为了约束自己的力量,不让自己有粮草发展军队,接受了金维新和马吉翔的游说,尊李定国为摄政王,又颁布圣旨,有大功者,皆封爵位,并承诺,凡收复之地,七成归军中所有。
这道圣旨可谓石破天惊,看似大刀阔斧,对有功者不吝惜赏赐;但稍有不慎,便会让西南成为类似领国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
但李定国和刘文秀也不敢反对,因为这道圣旨对于大西军将领来说诱惑力太大了;整个大西军除了李定国和刘文秀等少数人抵抗清军是因为家国情怀,大部分人不过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美女,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这两年,李定国和刘文秀以自己的威望尽量降低这份圣旨的负面影响,但依旧无法阻止西南后军阀时代的来临。
比如朝中六部,本该由文官担任,牵制军部;但除了吏部因为金维新关系,稍有权力,其他五部形同虚设,基本由掌军之人兼职。更可怕的是,军队中将士和幕僚的俸禄也从各自的爵位中支付。
朱慈煊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定国要急着让自己出兵安南了。即使自己登基为帝,整个西南留给自己的土地资源也是有限得很。
就像前世玩过的日本游戏太阁立志传,如果自己没有征战沙场的能力,就不能亲征带领军队夺取更多土地,那么所能控制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被手下以下克上。
倘若自己废除朱由榔的圣旨,那结局会更惨,这些兵油子多半卷起袖子造自己的反;不,那简直是一定的!
宴会之后,李定国又请朱慈煊和张煌言到了密室。
“殿下,今日宴会,有何感触?”李定国脸色沉重,开门见山。
“老师,恕学生直言,事态比学生想得还要糟糕,”朱慈煊毫不避讳。
“正是,”李定国微微颔首,叹气道:“两年前,老师想让殿下出兵安南只为练兵,除了提升统兵能力还可增加军中威望;但眼下看来,殿下此次出兵安南,任务更加艰巨。”
顿了一会儿,沉声道:“如有可能,殿下可直接收复安南,将其发展为殿下的根基之地。”
“不瞒老师,慈煊也正有此念,”朱慈煊道出心中所想,又摇头说出自己的困难:“只是安南民风彪悍,又是陌生之地,学生恐用兵有失。”
“殿下无需忧虑,”李定国指着旁边的张煌言,淡淡一笑,:“如今安南阮氏和郑氏内战不休,又有苍水先生相助,破安南不过是举手之劳。”
说完,走到密室墙角,轻轻一动,墙面上的一层帘布落下,献出一张中南半岛的地图。
李定国指着安南的南方港口笑道:“延平郡王送殿下水师精兵,想必是为了依仗水师之利,从岘港登录,先取阮氏,再灭郑氏吧?”
“老师英明,正是如此,”朱慈煊并不感到惊讶,李定国最善于用奇兵,既然自己和朱成功能想到,李定国自然也能想到。
只见李定国指着广西和安南交接之地:“待殿下降服了阮氏,为师会联合安南莫氏派军队攻击镇南关,将郑氏的兵力拖住,你只需拿下南部阮氏,便可与为师两面夹攻,郑氏定然抵挡不住。”
“多谢老师指点,”朱慈煊躬身而拜,认真问道:“到时候如何安置莫氏?”
“从今日之后,安南战事全权交由殿下,如何安置,全凭殿下做主。”李定国的话给朱慈煊吃了定心丸,他深怕的是,李定国与莫氏有约定在先,到时候处置起来就不好办了。
“老师,莫氏的使臣在何处?”
“莫氏的使臣在广西合浦港口,”李定国笑了笑道:“还有殿下亲近之人,黔国公世子他们也皆在合浦港口等候殿下。”
“多谢老师,”朱慈煊暗暗叹服,李定国做的太周详了:“那学生明日就返回茂名府,然后前往合浦与他们汇合。”
“好,”李定国笑着点头,又叮嘱道:“安南之地,攻克容易,守住却很难;殿下若能成功固然最好,若是失败也不要紧,万万不可沉溺其中,败而不馁,知难而退,亦为名将。”
朱慈煊哦了一声,口气略有点不服。
“哈哈,初生之犊不畏虎,后生可畏呀,”李定国最后拍拍朱慈煊肩膀,笑道:“殿下无需多虑,为师名下有良田千顷,足以供养三万大军。若是为师真有不测,便留给殿下练兵。”
“谢谢老师,”朱慈煊想到刚刚与老师久别重逢,明日又要离别,不禁落下泪来。
李定国抱着他,抚慰几句,转身又与张煌言叮嘱一番,三人这才回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