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论热情(2 / 2)
程婷婷也说,“太厉害了,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还好你起了个头,条件反『射』我跟着就唱。”
“是『毛』『毛』推了我一下,我一激灵就唱了出来。”方辉摊手,“跟我没关系。”
安歌也摊手,“我们平时练习,大部分时间也是清唱,就当又一次练习,幸亏我们平时练得熟。”说穿了是条件反『射』,熟极而流。
安歌觉得,跟同学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没他们那么看重一次小学的歌咏比赛……所以遇到情况也不像他们那么紧张。
发自内心的热爱啊荣誉感啊,真是没法装的。
孩子们简单的心灵,会为一句老师的鼓励激动万分,一次集体行动热血沸腾,而这些最简单、最纯粹的,在岁月中会渐渐流失……
但是!
安歌的感慨来得太早,她小看了自家的音乐老师。秃秃跟组织者办完必要的手续,找到自己学校的孩子们,激动地跟他们挨个拥抱,“不管有没有得奖,今天你们已经赢了!舞台表现太棒了!”
轮到安歌时,他说,“胸腔共鸣还是得多练练!不要放弃,好好练习,将来可以当音乐老师!虽然你不算有天赋,成不了音乐家,但当一名人民教师还是可以的。”
谢谢你了,老师……
比赛完第二天是元旦假期,除了吃之外也没更好的庆祝方式,安景云杀了一只鸡,切了半只给安友伦,让徐正则送了过去。剩下的先炖汤,鸡在热水里洗了个充分的澡,捞出来斩成小块,加土豆红烧。鸡的“洗澡水”放白菜和豆腐,又是一大盆菜。
养在阳台上的另一只鸡,可能是被吓到,捉它的时候下了一个蛋,第二天又下了一个蛋。
安景云十分庆幸,还好没杀错。过了两天,她『插』队时相处得好的老乡,上城玩的时候送来一只小母鸡。本来是让吃肉,谁知送来当天下了个蛋,于是迅速成为阳台上的固定成员。
为了鼓励它们继续产出,安景云还把阳台玻璃窗的缝糊上一层厚纸,一方面提高室温,另一方面特意去换了点糠,给鸡补充营养。两只鸡也很争气,轮流隔天生蛋,在冬天来说算高产了。
安景云想,新房子是块好地方,宜生产,兴人丁。
***
紧接着就是春节,然而过春节之前还得忙。
孩子们忙学习,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哪怕是安歌,也有不少功课要做。
和程婷婷等班委的学习小组,仍在活动;帮徐蓁划重点,对徐蘅就是练习再练习,不求高分,但求及格。
这些事情只占一小部分精力,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的考核,一学期看完了高中教科书,达到哪种程度还是得考试才知道。考试能抓出知识点最薄弱的地方,可以克服自学最大的问题:盲目。缺乏正面回馈的自学,很容易陷入一知半解的泥潭,看着样样都懂,做起来才发现处处不通。
假如一百分制试卷,安歌想拿的分数是九十以上。一张卷子,连蒙带猜也有可能拿六十分,但次次九十分以上,那就基本过关。
大人们也忙。
徐重第一次直接领导年终决算,陷入了数字的海洋。
安景云忙工作,忙夜校的期末考试。
徐正则也忙。
小维修铺看着不起眼,生意倒是来得多,不少人听说这里的师傅靠谱,特意送过来修。李勇定下十二月二十八日作年度结账日,把利润五五对开,给徐正则分了一千多块的分红;胡阿姨那里他封了十张大团结做红包。
那两人突然收到一大笔钱,齐齐吓了跳。李勇顺便分别跟他俩谈了下扩大经营范围,如果有合适的客户,代装、代购电视机。胡阿姨立马赞成,这半年她看在眼里,放着有需求,外头『乱』喊高价、做事不道地的大有人在,何必让人花冤枉钱。
徐正则说还要再考虑,李勇知道他得跟徐重商量。不过此一时非彼一时,新闻里屡次提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也是做贡献,无论在哪里都不是错误。
徐正则这头忙了,另一头家庭难免顾不上,还好孩子们很省心。
不知道『毛』『毛』怎么说服的徐蓁,四个孩子早上跑步去学校。不用接送上学放学,无形中多了不少时间。
最空闲的可能是卫采云,每件事情都要等批复,她职业训练出来的待人接物好脾气,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研究研究”快磨光了。
倒是小王,默默摆了个馄饨摊,因为馅的味道好,汤又是正宗骨头汤,居然生意不错。他又研究出来一种大排的吃法,把大排片得薄薄的,用刀背剁几刀,搁作料里腌上半天裹上一层面油炸,吃起来又脆又香。一块钱一块,生意不要太好。有时为了躲避市场管理,他在前面骑黄鱼车,后面五六个人跟着一起跑也要吃到大排。
安歌尝了两回五姨夫的手艺,建议还可以炸鸡腿、炸鸡翅、炸鸡肉串。鸡肉比议价猪肉更好弄,毕竟乡下每户人家都要养一群鸡,小公鸡不能生蛋,养到半年左右就被淘汰到肉食市场。
小王虚心接受,又开发出“新产品”,跟在后面跑的人更多了。
卫采云星期天给他打下手。两人长得又好,嘴又甜,不像一般个体户,名气渐大。连安景云也听说电影院门口有个流动摊,一对漂亮夫妻,卖的生煎大排和炸鸡肉串是一绝。
安景云趁中午休息时间找了过去。这天是工作日,只有小王一个人在做生意。他戴着手套口罩用一双长筷子挟炸物,收钱、找钱都让顾客自己动手,免得沾脏手。遇到排队的人催,他笑眯眯的也不生气。
就是生意兴隆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市场管理来了!”
这下包括小王在内,还有卖烘山芋、、茶叶蛋的……统统收拾东西:跑。
安景云跟着一路跑出五六百米,直到市场尽头储蓄所背后的弄堂里,发现小王那边不慌不忙又架起油锅开炸。
刚才付过钱、还没拿到东西的等在旁边呐。
见小王忙成一团,安景云等在巷口,顺便担任放风。万一市场管理追过来,还能给他提个醒。
不过还好,也许快过年了,市场管理很快消失在人海。过了会,电影院门口那块好市口,又摆满各种吃食摊位。
小王早就看到安景云,忙完手头这摊,连忙招呼她。
安景云捂着口鼻,刚才闻到风里的油味一个劲泛恶心,走近了更为难受,胃一阵阵地抽搐,有种要吐的感觉。
小王见她脸『色』煞白,连忙奔进储蓄所讨了杯开水-柜员也跟他买过生煎大排和炸鸡腿,示意他自己拿热水瓶倒。
安景云喝了几口水才感觉好些,刚要说话,突然觉得开水有股难言的腥味,比油味更恶心。她来不及解释,捂住嘴冲到阴沟处哇哇大吐。
这下小王吓得不轻,以为安景云生了急病。
然而安景云是生育过三个孩子的『妇』人,虽然前三次怀孕反应不是这样,但常识还在,这……分明是孕吐。
可是……上了节育环的,怎么可能怀上呢?
安景云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去医院检查。
结果出来得很快:有了。
『妇』科医生一脸司空见惯,一边写病历一边说,“现在太小,再过三到四周过来刮。”
安景云问,“那我的环呢?”
“带环怀孕很常见,估计掉了你自己不知道。”医生抬头盯了她一眼,“计划生育,再生要被开除的,不要犯傻。”
安景云仍处在震惊中,还没想过要生,但被医生一说,突然想到这跟头回怀孕时很像,闻什么都打恶心,那次可是男胎。
难道这回又是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