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不公平(1 / 2)
三年多晃眼就过。
“635!怎么考出来的?”
中考满分640。能考到635, 估计只在语文、政治的主观题上略微失分。
“第二名634, 只差一分。第三名610, 跟前两名距离大了。”
来报到的新生聚在一中的红榜下。整个新高一年级总共录取二百八十人,全市考生近九千人,可以说站在这里的全是尖子。每年一中高三毕业生, 只有零星几个考不进大学,所以在所有人看来,考进一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区别仅在于大学的好坏, 而八十年代大学生代表着前途无量。这些尖子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和他们的家人都是欣喜万分, 对未来有无限憧憬。
然而, 站在这里, 灿烂的阳光下红底黑字, 名次、人名、分数,清清楚楚揭示着:强者如云。尖子也分等级,含金量最高的是第一梯队: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二梯队是第三名为首的600~610那些同学, 10分之间密密麻麻挤了近百人;剩下的则是第三梯队。
“不公平, 一中给城里学生的分数线是580,我们农村的得考满590, 相差整整10分。”
谁是城里的, 谁是农村的, 从肤『色』和衣着就能区别。城里孩子皮肤白晳, 穿无袖或者短袖, 而农村的无论今天是骑车还是搭车上的城,难免花一两小时在路上,为了防止长时间日晒的伤害,在八月中旬炎热的天气里穿着长袖长裤。
“不公平?一中初中部直升上来的,分数线还能再低10分。”有人凉嗖嗖地接口道。
“凭什么?”
“凭他们是一中亲生的学生,读了三年,有感情。”
也有人解释,“初中部入学是经过考试择优录取,不是就近入学原则,他们三年前就经历过一次淘汰,所以学校才多给机会。你们这就觉得不公平?每个学校都有保送名额,只要是保送生,哪怕考失手,一中也会照常录取。不过没考满580的没上红榜,实际上新高一总共有三百名零两名新生。”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一中初中部的?”
被问的人笑了笑,没直接回答,“看我像吗?”
这人戴着一顶旧草帽,皮肤黝黑,泛黄的老头汗衫外披着件过大的衬衫,一看就是为了遮阳穿的。
问的人看看他,摇摇头,“不像。”
初中部直升上来的有着明显的特点,他们跟老师有说有笑,在校园里追逐打闹。
戴草帽的咧嘴笑了笑,抬头又看向第一名那里:安歌(女),635。
问的人跟着他的目光看去,忍不住又赞道,“太牛了。”
“是很厉害,不过还有更厉害的,真正的天才在预备班,中学六年他们可能只读三四年就去大学了。”说到天才,戴草帽的双眼放光,“那些才是牛人。”
“老郑你在这!”随着一声欢呼,戴草帽的被人拉出人堆,“探花,请客!我们已经找到小卖部,冰棍都点好了,只差你去付钱。”
郑志远,红榜上的第三名,笑着一拳打在对方背上,“请客就请客,探花什么的别扯了,纯属运气,除了第一名第二名,其他的都在同一水平线,要等高考才知道结果。”
“那也是。对了,你爸什么时候出发?”郑志远的父亲即将去援藏一年。
郑志远摊摊手,“谁知道,我一个月没看见他了。”
他朋友老神在在地说,“等回来就要升了。”谁不知道培养对象才会去援藏,为了增加资历份量。
“那可讲不定。”郑志远神『色』淡了几分,“这种没影的话就别说了。”
见他像要生气,他朋友嘻嘻哈哈地说,“不提就不提,我不是为你高兴么。对了,听说第一名是跳级的神童,比我们整整少读四年?那不还是个小屁孩?你见过没有?”
“见过一面。”郑志远想起他跟父亲去徐家的那次,“她像她爸。”他比了一下,“差不多一米五几,以后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