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训练守兵营(1 / 2)
城池的大小,高翔已命工匠进行了测量,并且先设置上栅栏作以标识,城内的各处设置也在图纸上一一标明。
高翔将建城人员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负责建造城墙、城门等外部防御建筑。第二部分建造城市内部的军营、居民住房,商业用房等各类房屋。第三部分在城南的一片空地种植高产的土豆。由于现在必须跟时间赛跑,早一日耕种土豆,就会早一日产出。
土豆的生长周期一般为四个月左右。南方一年可以种两季,而北方只能种一季。
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产量,高翔又在城池南面种植了大量的玉米。玉米的生长周期与土豆十分相近,也是四个月左右。
此时,朝廷已经通知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向长城以北迁移百姓。给出的政策非常诱人,无论是种地、还是经营商铺,全部免三年税。并且只要是同意迁移,朝廷免费送你一年的粮食,并按人口分配土地。商铺可以先使用,待经营后,分几年还本钱即可,不用利息。
为了能够让城池早日步入正轨,高翔还计划让高家产业入住此城。这都是后话了。
仅仅在此地种植粮食还远远不够,高翔又命令这些人在外长城至内长城的赤城、永宁、延庆、怀来等地大量种植土豆和玉米。此举能够确保京师北方的内外长城以及新建城池的粮食供应。
高翔特意随着种粮大军一同前往。他并不是去种粮的。而是高翔想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怀来县东大约二十里处,名字叫做“土木堡”。
土木堡与鸡鸣堡、榆林堡并称京北三大堡。土木堡本来是北方诸多堡垒中非常普通的一员。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明英宗征讨蒙古瓦剌部时,被瓦剌太师也先包围于土木堡。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京城三大营全军覆灭,随行的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曹鼐等文官皆战死,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等武将也全部阵亡。
从此以后,大明由出塞打击蒙古,变为依托长城被动防守,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
明英宗朱祁镇经夺门之变复位后,在土木堡建了一座显忠祠,用来纪念土木堡之变中牺牲的明朝将领。
高翔进入显忠祠进行了祭拜。他看着写着死难大臣官职与姓名的牌子,心情非常激动。
经此事变,不仅明朝元气大伤,对待蒙古由进攻转为防守,而且朝中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文武之间失去了平衡。皇上在文官集团面前,只能依托宦官集团进行对抗。
这三方的平衡十分微妙,但是如果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成为一个利益体呢?可想而知,皇上就会变成一个傀儡。
要想保持朝政的力量平衡,仅靠这三方是远远不过的。因此,高翔建议万历皇帝提高武勋、武将的地位,使其成为朝廷的一股力量。
高翔在显忠祠中,祈祷。希望英国公、成国公等在天之灵,能够保佑自己完成提升大明国力的使命。
出了显忠祠,高翔率领着高勇、褚三等人就返回了筑城地。
虽然城池正处于建造中,但是这座新城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高翔奏请万历皇帝,为新城起个名字。
万历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大笔一挥,写下了“威名”二字。
当信使将万历皇帝御笔书写的“威名”二字亲手交给高翔时,高翔展开一看,不由地说了一个“好”字。
是呀。在长城以外建造此城,就是要将大明的威名宣传出去,让蒙古各部落知道,大明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与大明为敌,察哈尔部就是下场。
高翔命石匠按照万历皇帝的御笔样式,雕刻在城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