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丘之貉(1 / 2)
吴国国主吴邕,是废嘉帝少年时的学伴。当年一起在灵都学院同窗,感情深厚,是少数没有被废嘉帝打压的藩属国之一。这次的谋反也是听从废嘉帝的指示做的。
吴太子不理解,遂问父亲:嘉帝已废,何故听从之?
吴邕教育儿子:新帝上位,与我等不亲,日后必然苛待,且当年嘉帝夺位我也参与其中,既与新帝有仇,以后每日惶惶,何不扶持旧帝荣归挣个荣华富贵?
说得好有道理,他儿子于是十分支持地一起反了。
废嘉帝带人盘踞在襄城,跟河对岸的吴国以及东边的郑国成三角之势与朝廷军对峙。
乌沛星夜兼程抵达前线,歇都没歇就传令各营将领开会。把新帝的圣旨和虎符亮给大家看看,走个过场。
真的是走个过场而已。在座的将领没有一个不知道乌大帅的,即便有不服这空降领导的,也忌惮她的武力和暴脾气不敢出头。
乌沛见所有人都默认了,勾唇一笑,都还算识相。
“诸位都是大宇朝的勇猛将军,陛下心里明白得很,派我前来不过是做个样子,这场战役主要靠的还是诸位,陛下说了,待此战胜出,所有人,不论士卒,功勋翻倍行赏!”
此言一出,满座沸腾。
当兵上战场拼杀图的什么?不就是期望着军功封妻荫子么?加倍封赏可太好了!
乌沛三言两语就调起了众人的积极性,可怜在灵都城绞尽脑汁抠钱的夏末并不知道她的军饷要翻倍了。
乌沛跟这边的将领商讨了一天的战略对策,大概制定几个计谋。
最后,乌沛起身抱拳:“诸位,陛下初登大宝,然君威赫赫,此战不容有失!本帅在此,与诸君共勉!”
所有将领皆抱拳,声如震雷:“誓不负陛下所托!”
有乌沛坐镇,将士们士气如虹,按照所定战略计策,接连胜仗,尤其每次乌沛一马当先时,叛军便闻风而逃,不战而屈。吴国军队节节败退,流民四散而逃。禹城以东的几座叛军把守的城池尽皆收复,下一战便是襄城。
襄城靠着西启河,水路发达,四城贸易交汇之所,其繁华不必多言,但是战略地理位置不算好,从禹城往襄城有一条宽阔官道联通,乌沛拿下中间屏障的两座城后就能直冲襄城,襄城在大宇朝腹地,本就不是作为抵御外敌的防御城,城墙的防御力对战车这一类的重型冲城器械根本抵挡不住。
眼看襄城守不住,废嘉帝不得不随吴军撤退至吴国边城,与河对岸的襄城遥遥对峙。
西启河中下游齐北山段沿岸,因地震导致河水肆虐,淹了不少良田,暴雨已停歇,汹涌的河水却因主流改道而未退去,西启河的河面比之前阔宽了将近一倍,水流较以往更加湍急,往年靠西启河打渔为生的渔夫和船家也不敢再出船了,尤其是中下游河段,除了水急浪大,还因为西启河下游这段现在已是两军交战的战场了,船翻了兴许还能活命,一旦被卷入战场中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现今河面上能见到的船只有两边对垒的战船。
隔着奔腾长河,一眼望不到对面。
废嘉帝这一退,就等于是跟天下人表明了他不如新帝,要避其锋芒才能苟活。
被乌沛逼迫到如此境地,废嘉帝气急败坏。
“乌沛此女,气煞我也!”转头就冲吴邕发火:“你手下都是废物吗?竟无人能与之一战!领军的将军是谁?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