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 海外立足点(1 / 2)
“萧山奏报~萧山奏报~”
一兵狂呼着冲入大营,叫道:“元虏退走,枢密使已经渡过钱塘江,兵进临安。”
“拿下临安了”
“如此快?”
“枢相厉害。”
“恨不能亲眼见证。”
听到消息的军兵愕然之后,立刻议论纷纷,很快,所有嘈杂化为呐喊:“陛下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赵昰被惊动,走出营帐,问道:“如何喧哗?”
彭震龙听了片刻,不确定地说道:“似乎是枢密使拿下了临安?”
“陛下~”杨亮节狂奔而来,一个没留意绊了一跤在地上滚了两圈,却毫不在意,就在地上叫道:“元虏退兵,张世杰兵进临安!”
“果真?”赵昰立刻跑过去,从杨亮节手中接过了奏折。
只是渡过了钱塘江,距离临安还远,纵然如此,赵昰心脏怦怦直跳,手脚都忍不住微微发抖。
砸着掌心,在原地转起了圈圈,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
激动。
临安,临时安置之意,赵跑跑以此宣示北返之志,到了绍兴二年,赵跑跑累了,决定苟了,便将临安城定为行都。
之所以不是首都,大体还是抹不开面子。
但对如今的宋庭军民来说,临安就是首都,是家,是精神寄托。
温州再好,皇帝还是丧家之犬,只有返回临安,即便不那么安全也有底气与忽必烈平起平坐。
此时的俞如硅自然不可能知道临安即将恢复,却同样激动莫名,因为金田岛已经出现在了视野里。
好大一座岛,左右望不见尽头,看着就让人喜欢。
到了近前,只见一条大河直流入海,河口处有捡漏的码头,停靠着几艘小船。
岸边的房屋多是竹木搭建的吊脚楼,在俞如硅眼里就是窝棚,乱七八糟的,大约有三二百户。
“总管,这条河叫……”
翻译史津还在思考怎么命名,俞如硅已经说道:“即日起,南宁国上下皆沐王化,便名王化河,以后建城名王化城。”
“好名字。”史津赞不绝口。
他父亲早年出海,被占城贵族看中招为了女婿,并生下了他,五年前,其父母双双亡故,史津本打算北上故国看看的,因为局势不稳而未能成行。
上个月俞如硅南下过占城里州时招募通译,史津应募南下,因为其精通多种语言,又知晓地方风俗,已成了南宁国礼部尚书。
船队尚未进入河道,就见一二百人在岸上观望,十多人解了两条船划了过来。
到近前,船上的人叽里咕噜一阵喊叫,听的史津云里雾里。
“太快了,听不大懂。”史津抱怨一句,又道:“好像是个什么王要收税?”
“哈哈哈……”俞如硅笑了,左右也都笑了。
占城、陈朝这些国家好歹有几分实力,你个不知所谓的土贼也敢称王?
“告诉他等,此乃陛下亲许的宁王封国,岛上之民愿服王化者皆为治下百姓,冥王不灵者尽皆发为奴婢。”俞如硅说道。
木柄石头的长矛,树枝草绳的弓箭,就这还敢称王,简直不知所谓。
叽里咕噜交流一阵,史津无奈地说道:“他们说不知道中国,也不认宁王,只听什么洞里洞王的。”
“不服王化?哼!”俞如硅回头说道:“吾欲下战书与逆贼,陈指挥意下如何?”
“总管自决便是,儿郎们总不会失了上国威仪。”指挥使陈宜回道。
虽说他们前锋只来了五艘船,军兵也只有一都,而且多是新兵,但是都有皮甲,弓弩刀枪齐备,打野人跟玩一样。
于是,史津又是一阵叽里咕噜,划船的野人就跑了。
“若想长治久安,须得建设学校教化万民。”俞如硅说道。
陈宜说道:“宣之以威,后收其心,而后教之。”
他和陈胜兴乃是同族,读过几年书,若非另外两个指挥使来头同样不小,他就是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