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陈年旧案(1 / 2)
弘治八年初,有御史陈之道上奏参劾宁王朱宸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一时间整个朝野炸开了锅。
弘治帝大为恼火,毕竟是皇家子弟,这等丑闻若闹的天下皆知那皇家颜面何存?有明一朝自老朱开国以来只有两次藩王作乱。第一次永乐皇帝朱棣靖难之役,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第二次永乐皇帝的儿子朱高煦欲效法其老子的光辉业绩,起兵谋反欲篡位。结果跟崔大牛一样,输得个一塌糊涂。
虽明史有载,可是毕竟是皇家的丑闻呐,现在居然还有藩王欲作乱谋反,你想想弘治皇帝心里的阴影面积有多大?
自太祖皇帝开国设置屏藩以来,明朝的分封皇家子弟这个规矩就没变过。他分封诸王之时强调:“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是为长治久安之策。”可是老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前脚刚走,后脚儿子就把孙子干翻了。
是以永乐之后虽分封诸王,可是兵权渐收中央,只留三卫做护卫之用,况且人员大大精简。之后藩王之势渐弱,整日里只知享乐,鱼肉地方。所以永乐的子孙登基后基本上都没有太关注过藩王。
可是陈之道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弘治帝心里犯嘀咕了,难道这些年朕以及各位先皇们对藩王的警惕之心弱了,这些藩王们的心思活泛了?都是先皇的子孙,凭什么你当皇帝老子就不能做呢?皇帝轮流做,今日到俺家,咱也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弘治帝心里怕了,真的怕了,不管真假总得查一查吧,万一是真的那麻烦就大了,总得早做准备啊。况且御史有风闻奏事之便宜,既然有此一奏,那就不一定是空穴来风啊,还是听到一些消息的。于是就责成陈之道以钦差之名,亲自赶赴宁王封地查明详情。临行前派出锦衣卫指挥使阳昆手下八大金刚之一的老三燕飞鹰以副手。
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燕飞鹰竟然贪财好色接受地方官员的贿赂,结果被御史陈之道逮个正着,燕飞鹰软语相求并许下重金诱之,陈之道清廉刚正不为所动欲上本参劾之。燕飞鹰一怒之下,拔刀杀死陈之道,自己却亡命天涯不知所终。
此时一出闹的是沸沸扬扬,震动了整个朝堂。为此宁王亲自来京负荆请罪,并献上那贿赂燕飞鹰之官员首级。此事许久方平息,锦衣卫指挥使阳昆也吃了瓜落,很是被弘治帝训斥了一番,并罚俸三年以示惩戒。
锦衣卫指挥使阳昆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左膀右臂心腹之人,会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而自绝于自己,自绝于锦衣卫。于是锦衣卫密探缇骑四出,可是查了两年了到现在还是一无所获,而且燕飞鹰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最为关键的一点,燕飞鹰曾经在秘密联络点写下一秘笺,说手中有证据可以表明宁王在训练死士,拥兵自重,而且锦衣卫内部有内鬼。可是就在约定地点接应燕飞鹰之时,却并没有见他到来。为此阳昆很是查了一下,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内鬼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