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鸟归林(1 / 2)
等红书离开了,婉华才心虚地松了口气。
想不到现如今连红书都开始为燕明珏说起话来了,此时此刻,她突然有些想念绿棋,若是绿棋在,定能懂她此时的心境和苦处。
恰逢第二日早朝,有人提出年关将至,沙城因饥荒土匪横行,到处抢劫掳掠,造成过路的商旅路人死伤无数。
婉华对这个沙城也有些印象,她在位时,这个城就屡屡递出饥荒求助的折子,她年年给钱给粮,这个城也年年上报。
今年是仙乐当女帝了,前几月婉华耽搁在扬州,也不知仙乐是怎么处理的,没想到竟然冒出了匪徒抢劫这样的乱子来。
“沙城的城主和太守都不管吗?”
婉华在一众朝臣的唉声叹气中问了一句。
“沙城匪徒凶悍,而且又是号称劫富济贫,每每抢了财物就会按照人头平分给城中的穷苦百姓,因此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城主自保都难,拿他们并无办法。”
知道一些事情细节的佛柳立刻回答了婉华的问话。
“深受百姓爱戴?”仙乐冷冷一哼:“不知道的,说不定还以为他们自己又建了一个国家呢。”
这话一出,众臣闻声色变。
这样的话哪能是胡乱说的?也就是仙乐本人可以随便说说,若是其他人说了,就有造反的嫌疑。
“既然如此,臣自请前去沙城,查看灾荒具体情况。”
婉华躬身行礼,婉转的声音落在嘈杂的大殿,再次引起了朝臣震惊的目光,只是这次的目光中,除了惊讶,又多了几分崇敬的味道。
昔日扬州一行,婉华公主的经历虽然没有过多宣扬,但在场诸臣哪个没有三两的耳目?
扬州此行那样凶险,别说是平时娇生惯养只知道赏花遛鸟的婉华公主,就算是朝中见过各种大场面的诸位大臣在听闻了扬州发生之事后都生出了一身冷汗。
众人都以为本来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的婉华公主经此一吓,以后定然会更加的不务正业,不事朝堂。
却不想婉华公主在沙城一事上又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担当,让诸臣经扶持女帝一事后,再次对她刮目相看。
婉华自请,朝中诸位大臣还未说话,倒是佛柳慌了,脱口而出道:“陛下不可,婉华公主才经历了扬州一事,此时……”
“有何不可?”仙乐小脸一板,不给佛柳机会说接下来的话,语气不悦。
“臣以为……”佛柳正色,一连串劝阻的话就想脱口而出。
“臣以为,沙城一事,此时若不解决,日后必成后患。既然婉华公主自荐,那自然是没有比婉华公主更合适的人选了。”
佛柳的话被赵拓截断。
“赵丞相……”
佛柳愕然。
赵拓坦然迎视他的目光,神情是一如既往的肃穆。
佛柳不懂,为什么明知沙城凶险婉华还要自请前去,就像他不懂,为什么明知婉华公主才从扬州险境脱身,仙乐和赵拓又会同意让婉华公主前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若只顾个人安危而枉顾国家大义,婉华便枉为一国公主了。”给他解惑的,反而是婉华本人。
她对着佛柳顿首:“太傅大人的好意,婉华心领了,然则若是人人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天下便再无贤臣治理。”
一句话,说的佛柳心悦诚服,面露羞惭。
和婉华公主的大义相比,佛柳私心太重,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他抿唇,低声道:“殿下说的是,是佛柳思虑不周了。”
仙乐又问:“对于婉华公主自请去沙城一事,其他大臣可还有什么意见?”
朝臣皆低头:“臣等没有意见。”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红书和马车一起守在宫外,难得见婉华公主从扬州回来后面上多了几分神采,红书小心搭话:“今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婉华嗯了一声:“还记得打伤你那帮悍匪都是什么模样么?”
红书脸上的笑意淡了些,冷声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就好。”婉华抓着红书的手,一脸坚定:“本宫带你去报仇!”
这次燕明珏的消息比上次扬州时灵通点,他得信赶去婉华公主寝殿时婉华正在与红书商量去沙城时要带的行装。
见燕明珏来了,红书面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行了一礼后退了下去,特意给两人留出了独处空间。
婉华拼命给红书使眼色,使到最后眼角都抽筋了,也没阻止红书离去的脚步。
倒是燕明珏,一脸关心地问她:“殿下眼睛不舒服?”
婉华尴尬地咳了一声,别过脸去,不愿与他对视:“驸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燕明珏直入主题:“我听说殿下欲前往沙城。”
婉华应了一声,没有否认。
想不到消息传的这样快,她上午才在早朝请命,下午就连燕明珏这种养在深宅里的都得知了消息。
燕明珏直接问:“殿下此行可是为了躲开燕某?”
婉华一口茶呛住,扶着桌子猛烈地咳了起来。
燕国人讲话都是这么耿直的么?大鑋为人处世风格婉转,很多话说出去的时候都会拐上几个弯,哪有像燕明珏这样一开口就直接撕破脸皮的?
婉华古怪地看向燕明珏,又被他眼中灼热的温府给烫到。
“驸马何处此言?”
燕明珏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落寞:“殿下才经历扬州一事,风波尚未平息,如今便又急着前往沙城,若不是为了躲避燕某……”
婉华蹙眉,佛柳才说过类似的话,怎么燕明珏又说。难道在他们的心中,她经历了扬州的事情,从此就该对出长安一事心生防备,然后彻底窝在公主府上安心准备养老么?
“若不是为了躲避驸马,沙城此行,便只能是为了黎民百姓。”婉华沉声截断他的话,斩钉截铁道:“燕明珏,你太小看本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