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小说里的代数及物理知识点(1 / 2)
今天难得休息,那是项目调整,腾出来一天。
一早睡了个饱,然后开始处理事务,每天的头上的事务量还是很多的。
首先,把《白发魔女传》的回评写了,这都快成了习惯了,每天写一段,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有时候把故事内容和现实的情形对照起来,再结合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展开和论述。
这样的写法是因为看武侠的是青少年的孩子居多,他们喜欢看这类故事。
可是孩子不单单只看武侠一类,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有各种知识的加持,要不然叫他们怎么进入社会去应对呢?
所以借着武侠这个题材,让他们多接触一下知识,别小看知识,那是孩子和世界连接的窗口。
现在的孩子,要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主要靠得,难道不是知识吗?
多学一点,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小时候我自己也是如此的,是通过武侠来了解知识的。
比如说看了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我就对名着产生了兴趣,后来到图书馆,就专门借名着来看,有时候看到会意处,会油然而生对武侠的感激,觉得只有武侠才会让我获得这么美好的体验。
当然也有名着和我不投缘的,我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的,这种情形也正常,比如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吧,我真的没心思读下去。
可是有一句话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说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条件,所以让人不要骄傲。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很管用的。
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体会,所以做这件事时,是花了心思的。
比如说在《白发魔女传》里有一个情节,那是坏人郑洪台打不过玉罗刹和卓一航的联手,他从玉女峰上滚下来,然后被岳鸣珂接下,抛到了玉罗刹面前,等于是把他当礼物送给了玉罗刹,这算是他的见面礼。
这里我感到用了物理里的加速度概念,滚下来不就是加速度吗?
而且群里是有小朋友的,那是去年,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评论梁羽生的小说,是看过了小说,然后是用心的。那么一聊之后,请她入群,这时候知道她是十四岁的小女孩,人家是在念书。
因此还是要保护人家的。
尽管武侠现在是熊市,论坛也需要人,可是不能篮子里都是菜,随便抓的呀。
那时候我想起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看香港电影,一个是从图书馆里看来的。
图书馆里看来的是赵雅芝的故事,她成名后很多人喜欢她,有一个小孩辍学要来看她,人家的父母很担心,于是写信给赵雅芝,请她劝劝孩子。
赵雅芝就对人家说,你要是好好读书,我更开心。
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难怪人家是明星,做事是讲道义的,当然道义也是长久利益。
小孩为了追星而耽误功课,那真是得不偿失,对小孩不好,对她的名声也不好。
还有一个故事是港片,郑伊健和陈小春两个人演流氓医生,一个小女孩生阑尾炎住院,这两个医生帮她做手术,他们就在手术台前说,这个小妹妹还可以长两寸,将来要去选美,还要嫁入豪门,假如伤口影响人家穿泳装上台表演,那就太可惜了。所以考虑怎么让伤口看不见。
两人还越说越来劲,按照医院的规矩,怎么可以议论病人呢?可是这两个医生就这样议论了,而且越说情绪越高涨。
这还不是流氓医生吗?
然后有人说,病人的将来很重要。说到这一句时,小女孩睁开眼睛要看看两个医生是谁,结果看到的是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的医生,看不清面貌。
结果长大了,就成了张柏芝,张柏芝演那个小女孩,她说就因为碰到了这两个医生,她才选择当医生的。
尽管故事是胡编乱造,也有不符合现实的情形,可是看了让人感动的。
一点不经意的爱心,一句小小的话语,就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所以论坛里来了小孩,那么就要对人家尽责。
小孩还是以功课为主,那么就在武侠情节里加上功课的内容,让他们做功课起来,会感觉自己不孤单。
现在也发现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我接触了编程,就发现编程就跟理科一样,要去多做,公式用熟了就会用了。
那么很多时候,人家功课不好,不见得是因为笨,更多恐怕还是环境或者是情绪因素。
小时候我自己就是不喜欢就不喜欢,看也不要看,就是这样的。
还记得有一堂写作课,我在里面认识了一个小女孩,我问她你来想学什么呀?她说不是她要来,是被妈妈逼着来的。她说她的作文不好,我和她说话聊天下来,发现她词汇量丰富,不像是作文不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