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圈养匈奴(1 / 2)
“主公,您不知道?文若为了追随您来到并州,与荀家闹……”郭嘉与荀彧为挚友,如何不知道荀彧的情况?见状也是心痛,于是出言道。
“奉孝!”荀彧面不改色,语气却微微加重,带了些严厉,喝断了郭嘉。
郭嘉哪里不知道荀彧的意思?只是越是如此,郭嘉就越想为荀彧说几句,最起码,也要让吕布知道,荀彧为他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
“主公,文若与家父闹翻,满宠是文若挚友,这才得以保举,至于其他人…恐怕难为主公举荐人才。”郭嘉坦言道。
吕布闻言一惊,看向荀彧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感激,吕布当然知道,荀彧是为了天下百姓,芸芸苍生能有个太平日子,才和荀家闹翻投奔的他,可如今不知为何,依旧心生感动。
“文若啊,我向你保证,只要我吕布有一息尚存,就会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不复先前贫苦。”吕布正色道。“至于你,就像我的亲人,只要我有一口肉吃,就不会让你喝汤!只要我外出征战,一应大小内政,就归你打理,以后像这种事情,你就不必咨询我,由你全权负责!”
“主公,我去忙了。”荀彧撂下一句话,逃也似的,匆匆离去。
“主公,好比喻!”郭嘉调笑着竖起大拇指。
“此乃布衷心之言,诸位虽都是大才,可术业有专攻,若论内政,文若为魁首,当之无愧。”城中诸人都是点头附和,吕布扬手道,“嗯,既然大事都已处理完毕,那诸位就请回吧。”
“诶?主公,只有政事算是大事?我军营之事,就算是细枝末节?”沮授面容肃然,立即谏言道,“自古以来,兵者之事,不可不察,若无赳赳老秦,始皇岂能横扫八荒六合?若无百万雄师,武帝兵至西域,万邦来朝?”
万邦来朝?那是唐太宗吧……
见沮授一副口苦婆心的模样,吕布也不好纠正他,毕竟古人都喜欢夸大,于是温言道,“沮公,是布疏忽了,布久不归军营,还请沮公示之。”
“嗯。”沮授见吕布面无不悦,心怀大慰,言道,“吾自为军师,战战兢兢,唯恐误了主公大事,这军中一事,却该整顿,主公旧部,乃精锐之师,主公为武都令时,数千兵马,虎视塞外。然今割据九郡,重藩牧守,西抵鲜卑,北抗张燕,晋中有熊锐之士,当持锐鼎旄。”
“扩军?”吕布试探性的询问沮授。
古代文人就是有这坏毛病,平常时说话还算正常,一谈论大事,就咬文嚼字,生怕他们说的话入了史册,玷污了他们的才学之名…
“然也。”沮授捋着下巴的一缕长须,双眸赞赏的看了吕布一眼,道,“按朝廷的制度,一户或抽一,或抽二,若壮丁不足,当缴纳人头税,不过沮某认为,如今并州渐渐安稳,不必采用如此制度,请主公……”
这算什么……强行征兵吗?
古时的士兵来源,分别为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部落兵制等等,其中部落兵制,是商周时期采用,不必多提,而募兵制和世兵制,才是汉末三国时期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募兵制最为普遍,你情我愿,等同于雇佣兵,主子家负责提供军饷,来作为士兵主要的物质来源,将原本的佃户,彻底转化为士兵,长久训练,战国时期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都是通过募兵制来征召的。
而征兵制,就类似于近代服兵役的制度,盛行于战国秦汉,平时轮流当兵,战时大肆征调……这样有一个弊端,征兵制召来的士兵,肯定不如募兵制召来的士兵战斗力强悍。
世兵制,属于三国时期的产物,将佃户和士兵分别,士兵世代负责训练战斗,军饷不够一家之用,算是比较惨的,后期就被募兵制取缔了。世兵制与募兵制的区别在于,后者只养士兵,完全有能力供养,前者要养一家子,肯定力有不逮…
作为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算是昏庸的别有特色,终日只忙碌宦官外戚党人之间的朝廷争斗,不去理会军事,故而,汉灵帝时期,若非有几个名将,诸如皇甫父子,张奂等等名将顶着,恐怕汉土早就沦陷,饶是如此,汉灵帝在面对鲜卑南匈奴羌人等叛乱时,会在边疆地区,并凉幽三地采用强行征兵的方式,其余地区,则依旧是征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