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1 / 2)
大黑狗逃过一劫。
动物进化和人一样没有晶核,三个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与野生动物进行了交战,解剖发现了这个结果。
但是王医生还是提议尽量多捕猎并食用野生动物,动物进化必定伴随着肉体能量的提升,肉质富含大量能量,经常食用对人体有益,能改善体质甚至有可能改善潜力。
小说里早都说的明明白白的了,有多少主角是吃了上古猛兽的肉或者喝了龙血之类的才发迹,所以王大力十分赞同。
但是狗就不吃了,还得看家用。不但不能吃狗,还得大量收狗养狗,每个连都要带狗,争取有朝一日把军犬下放到排乃至于班一级。
战士不可能每天都回基地,一旦在外过夜,有条军犬警戒能大大提升安全系数,甚至能防范B2偷袭。
……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各部队经过磨合之后,已经初步具备战斗力。
有幸存者不断的被解救出来,直接分配给了各个连队,不断以老带新,不断壮大队伍。
胡文博根据幸存者人员分布做了一套数据模型,分析认为目前市区幸存者人数应该在20万到30万之间,随着时间推延还会进一步减少,但是减少的速度将会下降。
农村的幸存者应该会大于这个数字,随着野生动物的大量进化,农村人口的死亡速度会上升。
假如在一个月之内能完成车城市市区的拯救,最终获救人数应该在10万到20万之间,800万人口的车城市,已经快要到了百不存一的边缘。
所以,王大力指示,优先拯救人口密集区域,一是效率高、二是自身发展快,尽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救援更多的人形成良性循环。
二营在车城大学、理工大学吃到了点甜头,一营见状请示是否可以直接扑奔东南方十几公里外的月潭区,那里有多所大学,理应存在大量幸存者。
王大力予以批准,但是要求必须一路打过去,不可以跳过去,要保证后方安全。
三营则是把目标定为西北方向的汽车厂,那里的厂区应该存在大量工人,因为他们是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有夜班人员,都是青壮年。
王大力同样予以批准。
二营再继续向前推进,就越来越靠近市中心的核爆位置,人口会越来越少,但是他们的推进速度会比较快,收获也不会低。
……
赵世安带着尖刀营去了一趟老屯原军部所在地的位置,第二天才回来,汇报那里的情况完全不能用废墟来形容,直接变做了荒漠。
中间一个深达百米、直径数百米的弹坑,四周所有建筑物和植物荡然无存,坑壁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成了类似玻璃或玉石那种材质,弹坑中间已经有了积水,可能会慢慢变成一个小湖。
人如果滑下去,就别想爬上来了。
至于放射性,没测,也没有工具测量,反正人没事。
王大力想要探查的是否有地下掩体、地下掩体是否有幸存者……一无所获。
除去军事行动之外,此时摆在王大力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一,能源。
多台发电机组的修复已经能够保证生活用电和实验室基础用电,但是大型实验设备的用电量是十分夸张的,的确现在还没法修复这些大设备,可即便修复了也没有电给它们用。
运输车辆、战斗车辆都是耗油大户,坦克装甲车完全都是油老虎,一辆辆运油车抽空了附近的加油站也只能是解决燃眉之急,军部的油库被核弹炸上了天,车城市的其余几座大型油库正在攻占计划中。
但这是坐吃山空。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末世小说里描述的停电了还能去加油站加油纯属开玩笑,胡文博和黄云飞改造了一套油泵用柴油机带动才抽出来的油。
放眼未来,车城西面的地级市宁前市和东面的江林市这两个地级市都是战略要地,宁前市有大型油田、大量的风力发电,江林市有大型石化基地和水力发电,只要拿下这两个城市,能源问题迎刃而解。
再加上车城市庞大的机械工业,可以这样说,这三个城市就可以支撑整个战争。
至于说粮食问题,松江省从来都不缺这个,粮油市场搬回来的米面堆积如山,国有粮库遍地都是。
二、武器。
王大力迫切需要坦克、重型装甲车、自行高炮、自行迫击炮等重武器,假如当初对阵C2的时候有一辆坦克,只需一炮就能把C2打的骨头渣子都不剩,别管它有多少A2保护,绝对是一发入魂、穿糖葫芦。
哪怕是自行迫也好啊,狂轰滥炸呗,炸的他妈都不认得。
但是问题是,车勉强能开,但是这些炮根本都打不响,能打响的也无法炮管转向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