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赎金(1 / 2)
李广灰头土脸地回到长安,跪伏在刘彻面前老泪纵横,却也不敢恳求刘彻恕其罪过。
刘彻一念其为老将,常年戍守边关的功臣,二则朝中确实缺乏悍猛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命其与公孙敖一同现行下狱,交由廷尉署等待最终的决议。
李广与公孙敖在牢房中面面相觑余月,终于被告知最终的庭议已然做出。
二人在廷尉署大堂中如坐针毡,等了约莫大半个时辰,身着玄纱缁衣的御史张汤才气定神闲地拿着最终的决议缓缓踱入堂中。
“廷尉署议决:骁骑将军李广、骑将军公孙敖率军于此次出击匈奴的反击战中,因指挥不力,损兵折将,挫辱军威,按律应予斩首。然诏命指出,二将军虽处逆境,仍能英勇杀敌,精忠报国。故廷尉议决,免去二人死罪,贬为庶人,罚交赎金五万钱。”
张汤念完决议,命人扶两位将军起来,私下里与二人说这是陛下的决定,也希望两人能心中感激陛下恩德。
两人感激涕零,跪伏拜首,高呼龙恩浩荡。
张汤命人卸下二人身上的甲胄与配刀,李广难忍不舍之情,表情倒是与生离死别一番。公孙敖心里也不轻松,但是比起李广全军覆没来,心中难免会少许安慰些。
可五万的赎金当真不是小数目,如此处罚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二人为官多年,变卖祖屋、地产仔细筹措起来倒也不是没有,只是一时半刻拿不出这样多来。
决议宣读后,二人又被下到狱中。两人心知肚明,也都做好了在廷尉署牢中住上许久的打断。
可谁知第二日清晨,狱卒便开门告诉两人可以离开了,说已有人来交过了二人的赎金。
五万钱可不是说拿出便能拿得出的,两个人就是十万,二人皆狐疑,面面相觑却最终得不出个结论。
“两位大人别想了,是车骑将军,除了他,现在朝野上下哪还有人一下子能拿出这样多的钱来。”狱卒见二人疑惑便解惑道。
公孙敖心中自然是有了底,想必是卫青知道了决议的结果,便立马派人送钱来救自己脱困。
毕竟是过命的交情,说来也是想得通的。
可李广便有些想不通了。
自己和卫青有些过节,为何此事他竟会倾囊相助呢?
李广百思不得其解,便不远踏出牢门,说要廷尉署将卫青的钱退还回去,自己会想办法叫家人筹得赎金。
狱卒一听笑了,直言道:“您以为咱们廷尉署是典当行啊,收了赎金还退回去,这种事情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了。我们收了钱只管放人,至于你们只见的债务,自然是你们自己去与卫大人协商了。”
李广还是不能信服,正要还口,却不成想被公孙敖一把拉出了大狱。
“您还在着赖着干嘛?不嫌晦气啊?莫非还要等着狱卒哄您不成?”公孙敖拽着倔牛一样的李广除了廷尉署的大牢。
李广望着屋外青天白日,暖风和煦,心中也不免敞亮了许多,扭过头去对着身边的公孙敖说:“那钱的事情怎么办?你与我一起去跟卫青讨个说法?”
公孙敖笑道:“讨什么说法?卫老弟这几日怕是正忙着乔迁新居呢,你我戴罪之身,此去实为不妥。我看将军您还是放宽了心回您蓝田老家去,等筹措到钱款再去上门答谢吧。”
李广想想也觉得公孙敖此话颇为有礼,自己此时去卫青府上断然是有些难堪的。
公孙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抬手与心事重重的李广作别,两人便就此分别于廷尉署门前。
时下已是三月烟柳满皇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竹外桃花。
卫青刚乔迁至长安东隅的一处府邸,比起原先的卫府气派了不少。厅堂花园,假山内池是一处也不少。
这样大的园子若是无人打扫很容易便至萧条,刘彻有御赐了十二家丁与十二奴仆予以服侍,照料关内侯的起居。
卫青对自己的用度没有什么讲究。
这五年中,他鲜少能在家中待着。毕竟形单影只坐在空落落的庭院之中,心中难免寂寥。他也不要奴仆,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倒也都好打发。
再说他公务繁忙,家对他来说,就是一帐床铺,一个休息的地方罢了。
如今李鸾回来了,自然是一切都不一样。
卫青将旧屋里的桃树移栽到了李鸾的门前,又着人填了几株,慢慢的两排。
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绯红的云海。
他曾说,汉人的家中都喜欢种上桃树,每年春天,桃花夭夭冉冉,美不胜收。
李鸾坐在廊上看着他在树下忙活,阳光暖暖地晒在身上,让骨头中的寒意也尽数散了出来,身体也跟着有些发软。
身边的石锅中烹着卫青从桃树上采集下来的桃花泪,水汽氤氲而上,迷离了李鸾的眼眸。
她只觉得倦意悄然弥漫到了每一个骨节,如此的惬意,比起暗无天日的匈奴营帐中,如此的春暖花开,她已是许久没有体会过。
“怎么了?”清凉指腹不知何时轻轻地探上了李鸾被太阳晒得微微发热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