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周苏两家收到录取通知书(2 / 2)
我知道这对你有些不公平,但我也是不想人才外流。”
周秉坤有些失落,他是想去杂志社工作的,但不是正式员工,工资就得不到保障。家里那么多人需要生活,这点让他很为难。
“既然这样,邵主编,我谢谢您的好意。如果你以后需要文章,我可以试一试,至于来杂志社工作,我看还是算了吧。”
既然周秉坤做出了决定,那邵敬文也不好多说,只道:
“那好吧!如果杂志社有位置空出来,我会通知你,到时候你要想来,我一定帮忙。”
邵敬文是真的欣赏周秉坤的能力,不然也不会这般惜才。
“那谢谢邵主编了!”
当天,蔡晓光接到了周蓉的电话,说是冯化成惹上事儿了,让他给家里带个话,孩子暂时还得留在家里。
周秉坤背后冷汗直冒,要不是苏白鹤阻止,冯化成那首诗一旦发出去,他就要被牵连了。
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在一个月之后再全国范围内进行。
这一消息出来,一直没有丢掉课本的知识分子分激动万分,周秉坤便是其中的一员。
苏白鹤提醒他,
“别激动,也别高兴的太早。现在咱们国家办学条件有限,能够入取的学生只在少数。你如果想一次性通过,最后这一个月一定不能松懈,要更加努力复习才行。”
周秉坤点头,
“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会加倍用功的。”
同时备考的还有郑娟和乔三妹,为了让他们专心学习,周家全家都搬去了苏家,家务活儿主要由李素华来干,苏白鹤抽空帮点忙。
一个月后,考生们走进考场,这一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有五百多万人,能够录取的少之又少。
1978年开春,周家苏家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周秉坤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乔三妹跟郑娟接到了市里医学院的通知书。
其实郑娟也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但考虑到家人都在这边,她就选择了当地的医学院,这样也不用离家太远了。
她选择医学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为了郑光明。
一周之后,周家收到了周秉义的来信,周秉义周蓉都考取了北大,郝冬梅也考上了市医学院。
这样一来,周苏两家出了好几名大学生,这在光字片轰动一时。
周秉坤兑现承诺,考上大学就请客吃饭。
“咱们这帮人好久没聚一块儿,这次呢,主要是因为咱们当中有几个赶上了好时机,也抓住了这个时机,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没考上的也别灰心,这不还有机会吗?只要多下点功夫,总会有考上的那一天。”
这帮人当中,除了苏白鹤、吴倩、于虹三个,其他都参加了高考。
像乔春燕、曹德宝、孙赶超、肖国庆几个,平日里都没拿起过书本,也就最后一个下了点功夫,就这样也去参加高考,完全就是抱着走狗屎运的机会去的。
周秉坤接着道:
“再过几天,我、向阳还有吕川,我们三个就要去北京了,留下来的几位该复习的复习,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虽然分隔几地,大家也别断了联系,写信也好,发电报打电话也行,总之,不要因为短暂的分别就淡忘了咱们之间的情分。”
乔春燕心里憋屈,夫妻俩一个都没考上,有气没地方撒。
只见她拿起酒瓶站起来道:
“哥,向阳、吕川,还有郑娟跟三妹,恭喜你们!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都在酒里了,我干了!”
乔春燕直接对瓶吹,一口气一瓶酒全下了肚。大家都当她是真的为兄弟姐妹高兴,只有曹德宝知道,她这是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