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史子义(二)(1 / 2)
这也难怪,周清年过四十了,太史慈才十八。
周清关注太守府那边的人,也都是和他自己差不多岁数的人,是太守府的诸曹长官或者专门的上计吏,对只是奏曹史的太史慈自然毫不关心,所以就没认出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东莱太守不派老成持重的上计吏过来,而是将这么关键的任务交给了一个才十八岁的小青年。
太史慈背对着他,心头打起了小九九,虽然自己快了一步,但两人前后脚上呈奏章,一边是太守,一边是刺史,尚书台会相信哪边的说辞,还真不好说。
想到出发时,太守对自己语重心长的托付,还有这番如此看重自己的选择,年少轻狂的太史慈决定铤而走险。
他悄悄地将匕首藏在怀中后,转过身去。
“呵!这位老哥哥是哪里人啊?”太史慈装作第一次见他的样子,微笑着和周清打起了招呼。
周清没有怀疑,直接答道:“我青州的,贤弟又是哪里的?”
“我就是本地河南尹的,中牟县那边的人,复姓皇甫。”
“哦……皇甫贤弟,愚兄姓周。”
“啊!原来是周兄!”太史慈笑意洋溢,拱手问道:“周兄是带着上面的奏章过来求通过的,还是来向朝廷问策的?”
“刺史已有处理意见,只需要让尚书台通过就好。”
太史慈了然地点点头,“哦!奏章呢?”
“怕弄坏了,放在车上。”周清指向路边那辆马车,马夫在那边看顾。
太史慈点了点头,“周兄顾虑的是啊!我跟你说,愚弟我几乎天天都来这里上奏章,这京师之地,不比外面,对奏章的题名起署规制,要求很高啊。”
太史慈说着,正好有一队人挽着手从前面出来,朝其他方向指指点点,眉飞色舞,似乎是办完事了,几名友人准备去聚一聚。
他便也笑着,朝那队人拱了拱手。
那队人不明所以,但对方施了礼,便也回了一礼。
周清看到这模样,便真的以为太史慈是本地人。
太史慈回过头来,不经意间讲道:“我好几次见到外郡来的人,因为奏章上写的行文格式不对,要求打回重写的,瞎耽误功夫。”
他摇摇头,颇为惋惜,“对了,周兄检查过奏章吗?可不要大老远白跑一趟呀!”
周清心里是觉得没啥问题,但回想起出发前刺史对自己掏心掏肺的言语,心中也有一点担忧,这要是万一被打回重写,那这肯定会让东莱太守捷足先登。
自己的任务太重大了,不能容许一点差错!
周清想到这里,急忙到车上拿出奏章,抓着太史慈的手臂恳求道:“皇甫贤弟啊,愚兄这封奏章请你帮我看一看,看一看行文格式有没有问题啊!”
“这……这不好吧,我不是你们府上的,不该看呀。”太史慈不情不愿地扭过头去,眼神却始终盯着那封奏章。
周清陪笑道:“事关重大,这封奏章今天必须要呈上去,愚兄我在这里也来不及找别的人,就拜托贤弟替我检查一下,事后,我请贤弟喝酒!”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太史慈一脸坏笑,半推半就地接过周清手中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