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狐孩儿 2(1 / 2)
原来,马猴所说的人贩子,就是这个一身白衣,妖冶妩媚的姑娘。她根本不是在贩卖孩童,而是把孩童掠来,剥去人皮,换成狐皮,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就变成了狐孩儿。
莫非,马猴的儿子狗儿就是被她掳去的?
李慕白看着血腥残忍的场面,不禁怒向心头起,恶从胆边生。
“妖狐,吃我一枪!”他一声怒喝,单手一拍身下的石头,矫健的身躯借力弹起,足下点地,箭矢一般射去,手中“冥泉”挟着呼啸的风声,刺向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蓦然抬头,吓得一声娇呼,化作一道白影向岩洞的深处闪电逃窜。
慕白看时,地上只留下两个男孩,还有一具刚才被白衣女子剖腹的小尸首,尸首的旁边尚且散落着一摊各色的狐狸毛皮。
男孩显然被吓懵了,只顾呆若木鸡。问他家乡住址,父母名讳,竟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措辞。
公子慕白只好将他们马背上驮了,一步步挨下山来,奔府衙走去。
且说三宝郎问明慕白去向,出了府衙大院,也匆匆奔往西郊。
他刚刚拐下黄河的漫水桥,蓦然看见土坡下躺着一位老人,老者一身灰白素衣,枯瘦如柴,双手捂着肚腹,朔风中瑟瑟发抖。
三宝郎看见他,仿佛看见孤独的娘亲,不由动了恻隐之心:“老人家,你哪儿不舒服?”
老人指指肚腹,一个劲儿地喊:“疼,疼死我了。”
“老人家,你的家人呢?”
老者不答话,只是抱着肚子喊疼。
三宝郎伸手搭住老者左腕寸关尺三脉,但觉脉沉而细,关部滑实。又观面部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知道此病拖延日久,掀衣视之,赫然肚腹肿胀,青筋暴露,干瘪的皮肉止不住阵阵抽搐。心下暗忖,此疳积之证也。金城三年大旱,颗粒无收,老人家这是吃了什么,以致食积日久,致积成疳?
“老人家。你吃过什么不好消化的东西了?”
老者不回话。三宝郎俊目如电,盯住他的眼神细看,但见他瘦削深陷的眼窝,隐约一股精光闪烁。不由心下狐疑,一般久病之人,尤其年迈的老人,疾病折磨之下,哪有如此炯炯神光?
三宝郎二话不说,背起他沿街一路打听药房,好歹找到一个叫做“金池仁泰”的诊所。
仁泰诊所的大夫年约六旬,精神矍铄,长须飘飘,颇有医仙风骨。
仁泰的大夫口中念念有词:“脉相沉细滑实,病已入里,两出关中,乃是积中成疳。”
三宝郎只听了这两句,不由暗暗点头。
大夫续道:“形消瘦,面萎黄,发结穗,肚腹肿胀,怕已大便带血,危矣。”
老者蜷腿躺在诊床上,还是不说话,只默默点一下头。
大夫问道:“家居哪里?可是有人为你煎药?”
患病老者摇摇头,突然嘴角儿一抽,老泪纵横,似乎悲苦至极。
三宝郎心道,怕是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吧?算了,既然碰上,索性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于是从怀中掏出十两纹银,放在案上。
“大夫,晚生与这老者也不过素昧平生。不如就你家药炉煎好汤剂,命伙计服侍他喝下,这点银子不知够也不够?”
仁泰大夫瞥一眼案上白花花的的银锭,点一点头。随伸手摸起笔墨,开起药方来。
三宝郎见了煅石燕,煅决明,使君子,威灵仙,炒山楂,旋复带赭几味字样,插言道:“久积伤血,添两味活血化瘀,养血生津之属。”
仁泰大夫听了,不觉对面前的小公子刮目相看,也有意显摆一下胸中学问:“患者脾虚生风,再加两味重镇安神吧”
于是抬笔添上朱砂一分,钩藤磁石三味。
时间不大,药房伙计将汤药端过来,待凉到不冷不热,先用药汤代水将朱砂服下,一碗汤药随后慢慢喝毕。
那知大夫尚未离去,患者突然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珍床上翻来滚去,不得安生,眼见就有急急欲去之意。难道药不对症?
还未来得及细想,眼前就发生了令人惊恐的一幕。患者一阵抽搐之后,赫然变成一条巨大的灰蟒盘在床上。灰蟒头大如盖,身粗如碓。鳞甲闪闪,片片如碗口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