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扬鞭跃马(2 / 2)
这一次,众香客将金主乞和失败,离开汴京流落他乡,两百军士兵变成功,三大事件放在一起看,才真正体会到完颜守绪的处境:
“你金主投降了,‘我们’怎么办?”
于是,汴京实力派联合起来,破坏金主议和,又逼金主离开,再找替死鬼兵变,然后投降蒙古。
后来的局势发展也佐证了众居士的猜测,主持兵变的崔立成为众矢之的。崔立等先帮蒙古劫掠汴京财富,而后才引蒙古兵全面接收汴京。稳定汴京局势后,崔立及其党羽,押解金朝权贵前往蒙古,路途之中,被愤怒的乱军诛杀。
细狗垂垂老矣,整天流泪。孙浩然清楚,细狗知道大限已到,舍不得离开孙浩然,以眼泪告别。孙浩然暂停茶道会,陪细狗度过最后时光。
对于称海城,对于孙浩然,汴京之战的惨烈,仅仅是文书上的数字,茶余饭后的谈资,恐吓孩子的故事。某次醮筵会,整个称海为汴京人民祈福,为汴京人民的遭遇而哭泣。于此同时,提起大宋朝失汴京,宋钦宗、宋徽宗被虏的往事,也没觉得两者有多大区别;很多人以为,金人残暴,所以遭了报应。
经过几年的调养,孙浩然的身体完好无缺;与同龄人相比,身材略显矮小。每天的噩梦中,疑似颛顼帝的无名先祖,穿衣裳、戴冠冕、留长髯,而手里的大斧头还在,每天都会劈砍,都会将孙浩然从梦中惊醒。
孙浩然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一直在称海混下去?通常,孙浩然思考问题时,左右心总会为这些问题争吵,发展到高潮,乞丐、白衣一定会现身,以拳头讲道理。如今,这些异常暂时成为正常,对心神没有伤害。
左右心,乞丐、白衣争论不出结果,同样,孙浩然也想不清楚,只觉得问题很复杂。到了第二天,又忍不住重新思考;于是,昨天的一切又重复一遍,到了睡觉前,依旧没有结果。
细狗走了,走的很平静。孙浩然记得很清楚,卑田院药膳大厨试做新方子,多用了几根骨头,细狗觉得味美,吃光了所有骨头。吃完饭,细狗随孙浩然晒太阳的时候,再也没有醒来。
孙浩然将细狗埋在农庄偏僻处,踏平墓穴之后,看不出任何标记。西游途中,赵道坚升仙,全真诸先生想将他的骨头带回中州,重新安葬,丘祖说过:
“四大假躯,终为奔物。一灵真性,自在无拘。”
孙浩然不清楚,细狗到底有没有“一灵真性”;实际上,自己有没有都是问题。从丘祖的话里,可以得出一个很确定的结论,有“一灵真性”都不在意假躯,更何况不知道有没有?
来称海城,不是所愿;生病,也不是所愿。迄今为止,肉身完好无损,心神还有隐患。既然想不清楚未来在哪里,还是去寻找治病的方法吧。
一个有风的日子,在风冢的长鸣中,孙浩然跃马扬鞭,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