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寂寞星空孤山冷(2 / 2)
多少风流事,只为瀚海行。
今时今日,小树及其群落超速成长,也是一种不容易验证的悖论。究竟是意念沟通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因为环境变化,带来强大刺激。孙浩然尝试与小树沟通,确定一个结论,得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回答,无法识别。
孙浩然彻底陷入孤独,这种孤独与赶路过程的孤寂,不大同,至少,没有那种游走于生与死边缘的急迫感、恐惧感。在这里,纯粹就是寂寞。四周无他人,身处人类社会中,固有的生活习惯,都因为孤寂而改变。贫穷与富贵,体面与寒酸,强与弱,羞耻、忌讳等概念,在这里全无用处;也不会为了这些概念,而刻意装扮自己。
孙浩然审视吾身,以为形象这个东西,纯属多余,再也不会下意识去维护所谓的高大上,一切以活下去为目的。渴了喝水、吃冰,饿了吃菜,冷了穿衣服,身体不舒服便洗澡,不想洗便不洗,等等、等等。要说虚伪,还是有,每次吃菜时,总是用意念告诉诸菜,这不是结束,而是生命的升华,新的开始;来吧,去享受新生命与新生活吧!
每次想起自己的虚伪,孙浩然都会嗤笑自己的无耻;再往深处想,不无耻,还有其它更优雅、更文明的办法吗?暂时还没想起来,而且,一直在想,希望偶得佳句。
想起老子的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真他那个的说得好,人人都知道自己之所求,需要说教吗?这是个问题。
吃气糖时,学会打盹这种形式的睡觉;如今不吃气糖了,习惯却保留下来。每天,长睡的时间很短,不超过两个小时。其它时间,都是做事、干活;困了、累了,睁不开眼了,便打盹休息,甚至打盹干活。
孙浩然不清楚,完完全全按照杨师的方案,不带小树及其群落来,会遭遇什么样的场景。生存的压力并没有消失,沙暴季来临之前,小树的群落不能发展到一定规模,自己与小树的前途堪忧。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孙浩然每时每刻,都不让自己闲着,不停地做些有益于生存之事,有益于孙家庄发展之事。
带来的种子、孢子全部种植;蚂蚁、蜜蜂,也开始繁衍。能带来的活物不多,蚂蚁、蜜蜂的数量极少,比群落的繁衍速度慢。最多的事便是修整小山,出山寻找沙子,将一筐筐沙子挑回来,改善环境,改善土质。
经过这次旅程,孙浩然耐受寒冷的能力提高,晚上也不怎么怕冷。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不会像以前一样,日落而息,日出而做,而是不停地做。最最无聊的时候,也会去打石头,将大石头砸成小石块,小石块砸成碎石渣。
小树极为在意自己的群落,总是指使孙浩然干这干那,微调群落的品种、数量,干涉、加速演化。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态度,孙浩然不能理解,却也没想着去改变小树的思维,完全按照小树的要求去做。本来的群落,由杨师给予的种子、孢子、沙、土组成。小树加入之后,以它自己的群落为主体,辅以杨师所给予。看样子,这样的演化速度更快;真实的结果如何,孙浩然不懂,也不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