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显着性突破(2 / 2)
气候又开始变冷,海平面又开始下降,泑泽继续向西收缩。这一次,世人都忘记了种草绿化这一说,任由大自然演变。然而,气候的巨变,让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几近崩溃。
首先崩溃的是最北部的农耕城襄平,作物种子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种不出庄稼。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不得不做出改变,背井离乡求活路。一部分人进大山成为猎人,一部分进草原游牧,大部分人南迁到广宁、平城、平阳。
广宁、平城、平阳也受气候影响,作物种子也不能适应,大面积歉收。天不绝人,襄平的种子以及庄稼技艺,很能适应此地的天地气,这也是大部分襄平人南迁的道理所在。同一类作物,不同类别的种子,自有不同的耕作方法。因为这个缘故,襄平农人大受欢迎,毫不费力,融入三地。
紧随其后,东南部、中部、西部的农耕,接连崩溃,且没有外来种子可以代用。于是,人们纷纷迁至平阳,以求活路。
人多资源少,平阳大变,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繁华与祥和,人们按照籍贯方位,分为东南、中、西、北五大派。
乱战将起时,北部宣告中立,向北退缩到广宁、平城一线。一部分人继续农耕,一部分人半耕半牧,一部分人进草原游牧。草原宽阔,只要不怕吃苦,总能找到活路。
北部撤出后,局势暂得平静。然而,后续的移民源源不断,资源更加短缺,中部与西部矛盾重重,演变为惊天大战。大战期间,东南部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想得渔翁之利。
大树圈层得到消息,诸弟子问计孙浩然,要不要管。孙浩然反问:
“这次你们还有能力管,下一次呢?”
楚荆做代表,回答道:
“按照历年人口、陆地扩大的趋势,下一次天地气巨变,倘若再起干戈,我们确实无能为力!”
孙浩然又说道:
“既然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没什么话要说,你们看着办!”
八大弟子退去商议,争议还是很大,声音也很大。最后,举手得出结论,不干涉世俗事,并定为圈层内永世不变的条例。
扩大族群规模,扩大族群活动范围,繁衍生息,是人类永世不变的本能,大树圈层也不能免俗,用收徒的方式延续、扩充。四代弟子树抵近屏障,圈层内再无多余空间,给五代弟子种树。
大树多次疑问:为什么还要扩大圈层?没有意义啊!况且,树也没有那个能力,你们谁懂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