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水车推广(2 / 2)
李利曾经在书上看过一段话,里面有那么一句:“不惜名,莫嫌仇,不吝财,人皆堪驭也。”这什么书,两世为人的李利已经忘了。
但这句话他曾经琢磨过,因为太深刻所以牢牢记住了。不惜名就是不要有功就争,懂得谦让。要有让下属出头的机会和平台;莫嫌仇就是心胸要宽阔,不要在意鸡毛蒜皮的事,在重大利益面前懂得取舍;不吝财,那就是要赏罚分明,不要扣克。做到这几点,驭用麾下,应该就是如臂使指了。
在李利看来,韩暨是个人才。窝在河东未免有些可惜。这里没有太多韩暨发挥才智的地方。而朝廷那里,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胜过河东的。推荐韩暨去朝廷,能够发挥韩暨的才能。河东是李利的,但关中也有李利的份。他们李家仍然是朝廷政权的掌握者。所以这个时候,李利就不能只盯着河东这一块地方了。
关中要是遭旱了,出力忙活的仍然是李家。你既然总揽朝政了,自然就得对治下万民负责。不然要你何用?
让韩暨去朝廷,借助朝廷之力,在关中各处推行水车,就能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的旱情,这对百姓和朝廷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而李利成了韩暨的举主,怎么着也是有香火之情的。未来李利一步步变强走高,韩暨只要人在关中,又怎么会脱离得了李利的掌控呢。
不出李利的意料之外,韩暨很感动李利的举荐,但他在来拜谢李利的时候,还是委婉的提出了不想前往朝廷为官的意思。
李利脑中一转,大概就明白了韩暨的意思。韩暨觉得这天下不稳,谁知道哪天就改天换地了。他不愿入朝,但在李利麾下,做个无关紧要的小官,顺便干点自己所爱的私活,想来就来,想去就去,这还是可以的。
李利当即就笑道:“公至,按照朝廷的意思,本欲征你为议郎,但在我的建议下,改命你为将作左丞。你道为何?我知此时天下纷乱,诸侯并起。你为议郎,于天下大事亦无补益,索性便去将作府,做点实事、益事。”
“将作府中,历代大匠密本,不知凡几,你去了之后,首先要征集工匠,在关中全境推行水车,以缓解百姓灌溉之难,而后便是于将作府中,潜心研究。一应钱粮供应,我河东自会支付,若有甚好的发现,尽管知会于我。”
将作大匠,基本上全天下的土木营建都归他管。将作监中,聚集的都是天下名匠,里面收藏的图纸、文书,都是汉人先祖们智慧的结晶。
既然韩暨喜欢搞研究,那就让韩暨于将作府,让他混到那里去,替李利整理技术资料。鬼知道里面都藏了什么好东西而不被人发现,或者是被人所废弃的。
只要能发现一、二个好东西,李利也能够凭此而获得利益。这就是李利的根本意思。韩暨听明白了,这会他不再说不去了,反而摩拳擦掌,变得跃跃欲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