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表奏长安(2 / 2)
抛开别的不说,李傕还是很疼爱李利这个侄儿的。但侄儿再一万个好,也没自家儿子好啊。
得知李利突然跑到上党去跟高干打了起来,李傕又惊又怒,见李利没个解释,不禁就拍案而起:“他想干什么?啊!他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我这个叔父?目无君上,妄兴刀兵,他这是想干什么?”
一方面是对李利不请示不汇报的愤怒;一方面也是对李利擅自和并州开战的担忧。并州可是袁绍的地盘。要是惹怒了袁绍,袁绍举兵来攻关中,那该如何是好?
自从董卓死后,李傕等凉州军阀,似乎就彻底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只顾着窝里斗,却似乎完全忘记了函谷关以东的那个世界。偶然想起,也是担心关外的诸侯们会不会举兵打进来,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打出去。
他们哪怕是有那么一丝一毫的进取之心,也轮不到李利来谋算高干的并州了。凉州军阀联合起来是如此的强大,又有天子在手里,出兵扫平天下,那是再名正言顺不过了。可惜,他们是如此的不思进取。然后坐视关东诸侯互相吞并,一天一天的变得强大,然后自己这边日渐衰败,最后,就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之中了。
李利自然不甘心这个结局。这样的大好局面,让他当一条咸鱼,那怎么行?现在他还是有机会、有资本来挣扎一下的。中原那里,都是几位大佬的盘中餐,他现在瘦小得很,自然是抢不过,争不赢。所以他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并州。
并州好啊。近在家门口不说,高干在那里的势力,和李利自己也是半斤对八两。背后捅高干一刀,抢了高干的基业,再把太行八陉给守好了,袁绍就是再暴怒,也只能干瞪眼的在冀州拍桌子摔板凳。他打不过来的。
李利动手之前,不是没想过拉着李傕一起干。但他左思右想,觉得李傕拒绝的可能性会偏高一些。毕竟李傕和郭汜、樊稠大战一场,已经伤了元气。再出兵,又怕长安根基不稳。把机会让给张济、马腾,李傕心中只怕也不愿意。
既然李傕可能会拒绝,那么李利就选择了自己单干。他在河东经营年余,也有着自立门户的打算了。事事请示李傕,将会耽误他许多事情。所以,才有了李利私自出兵上党之事。
朝廷自然也是知道消息了的。但李傕总秉朝政,他没发声,朝廷诸位大佬也就自然当做不知道。
数日后,李利招降上党各县,然后奏表就快马加鞭,送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