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二将撤退(2 / 2)
荀攸想了想,就道:“高干只怕是要退回冀州了。惠民,莫如派支轻骑往太原一行,便知究竟,或许还有意外之喜。”
李利听了,就想荀攸还在和我客气呢,话也不说透。你直接让我全军压上就好了。哪怕我跑了个空,我也不会怪你啊。于是就笑道:“何必如此麻烦,留一部守榆次,全军向太原进发便是。”
荀攸不是和李利客气,他的判断是高干和高览要逃,但也不能排除高干和高览引诱李利进军太原,然后他们隐军于外,断李利粮道的可能性。河东军一路从南打到北,粮路已经十分漫长。从河东到上党,再从上党到榆次。这其中若有哪一处出了问题,都是会让军心动摇的大事件,毕竟是入境作战,补给不易。一个不慎,搞不好就是大军溃散的下场。只是荀攸能想到这个方法,荀攸也不知道高干和高览能不能想到,或者是他们想到了敢不敢这样去干。他只能提出自己的思路,然后接下来就要靠李利的判断了。
很显然,李利是不觉得高干等人还有胆量伏军于外与自己野战的。真有这个可能,他们早就这样干了。当初高览要是拼着阳邑不要,带大军死磕羊头山,李利现在哪里会如此顺利的抵达榆次城。
于是李利便着呼厨泉、张辽一道引了骑兵,直扑太原。自己则和徐晃在榆次休整。高干和高览退到太原之后,就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们就要准备前往雁门了。当然,他们不会这么直接跑。直接跑会造成军民大恐慌,然后就会乱了套。
先是,高干召集诸吏,道:“冀州袁使君使大将麴义护幽州刘使君之子刘和至幽州共讨公孙瓒,又使大将颜良、文丑引大军三万,自飞狐陉入雁门。恐其不识道路,吾自先行雁门以迎,太原军政事,悉托之于高将军。我不在时,尔等便奉高将军之令,死守太原。”
诸人不以为疑。各自奉令而散。于是,高干遂率心腹部曲,带了钱粮细软,先走雁门。车驾出太原时,高干说这些财货钱粮是拿去牢军,大家也竟然都信了。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高干堂而皇之的跑路了。
高览在太原,又暗地寻了一替身,让他天天替自己上城巡视,众人遥见高览天天巡城,心中莫名就是一安。高览见差不多了,便让替身在城中散尽钱财,招募青壮上城。说是大战在即,先让战兵们养精蓄锐,到时敌人来了,再让青壮下城,自己再召守卒上来与敌军交战。实际上,高览则悄悄的把兵马都藏到城外去了。好东西都让高干带走了,高览也没多想,只想着把兵马尽量多带一点回去,到时也好交差了。
这日,高览在太原城头,看着天边的红日和晚霞,心中无限感慨。晋地的山河景色,是极美的。可惜,他下一次来,却不知道是要到什么时候了。
正在思绪纷飞,忽然就见南边,烟尘滚滚,旌旗招摇,一支大军遮天蔽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