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院试(2 / 2)
一阵钟声响起,这是开始了,考官迅速将密卷发下,还带有墨香,想来印出来恐怕还不到三天,这也是为了考卷的绝密。
姜桓粗看题目,和童生试没有太多提醒变化,只是难度和题量大大提升,比如墨义,从前只会考一考学经,可现在四书五经都是核心,甚至用上太祖训里面的内容也是无可指责,再加上题量几乎多了好几倍,因此墨义不再如之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能通过,现在算是不小的拦路虎。
姜桓微微一笑,这是自己拉开距离的一个好机会,当下提笔一挥,开始书写。
虽然有把握,可姜桓依然先在草纸上写一遍,检查无误之后再填写上考卷,这也可以避免引起过多关注。
墨义虽然不难,可细细填写也花费精力,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午,不少考生已经支持不住,需要闭目养神。
和童生试一样,考场自然带有清水和食物,秀才和童生的待遇区别不大,不过考场人性化许多的是有小垫子可以给你靠一靠,避免过分劳累。
姜桓吃了饼后,饮了几口水,继续书写。
“经典虽然有不同,可这里世界的经典也是非凡,微言大义,直指本源,难怪可以成为经典。”姜桓不禁感叹,虽然自己背了一个多月,可对这经典依然抱有敬畏,即使是最简单的学经,回味起来也是韵味无穷,甚至几十字,就能讲清楚一故事,又能借此陈述道理,甚至引而为典。
虽然考墨义,可对于寻常人,几本书数十万字,字字微言大义,怎么可能全背下来?
当然是捡起重要的章节,比如《学经》的“劝学篇”和“学而篇”,虽然不是学而时习之这耳熟能详的话,可却从另一种角度陈述道理。
姜桓再三检查后,确认无误,便可以停笔了,如今的考卷还没有全发出来,自己能写的只有这张,凭借过目不忘,虽然耗费时间,不过这卷可以说全对了。
余光看看四周,见大多数考生已经收笔,就算少数人依然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思考,可这部分剩下的也不过是自己不会的,或者忘记了的墨义。
入夜,考生可以借着毯子休息,不许随意移动,要是如厕,自有监考官陪同,不过若是还想挑灯夜战,这也不是不许,只是自己注意灯火便可。
姜桓也靠着小桌子休息,虽然有修为支撑,并不是如何疲劳,可一直清醒发呆太显眼了,且毫无意义。
悄悄用灵眼看了看自己的气运,呈红黄之色,说明这次考试十有八九能中秀才,姜桓自然放下心来。
再睁眼时,第二声鸣钟已经传来,这时要发第二卷了,多数题考对古文理解,也有考判案这样的现实律法问题,这就是和童生试不一样的地方之一,毕竟童生试还是为了选拔有读书潜质的人,秀才试就算为了选拔有做官潜质的人了。
看见考题,姜桓眉头一皱,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