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表里如一(2 / 2)
“陛下若是觉得非此子不可,那臣去谈谈?那小子既然还未娶,想来还是可以回心转意,最多委屈公主,大不了将那夜家女收为妾室,也体现皇家仁慈。”
“如此便有劳爱卿。”皇帝摸了摸额头:“朕乏了,你若是无事便下去吧。”
“谢陛下。”宋时镇行一礼便恭敬告退。
只是一出门,宋时镇的表情忽然变了。三分后怕,两分阴沉。
宋时镇深深地看了皇宫一眼,心想若是那些听了您陛下真心一席话,便被赐死的那些老臣们,如今在天上看见这一幕,会不会觉得嘲讽?
皇家的真心啊......嘿。
那原本君臣和睦的一面,实则凶险万分。
皇帝说是说不计较,可是光是忽然说出来的这一句“朕欲嫁公主”便足以让人措手不及,以及浮想联翩。
皇帝到底知不知道姜桓的身份?宋时镇原本以为,皇帝顾及北伐大事,没有过多关注蜀王,自己足以瞒过皇帝,可是现在看来,皇帝似乎对这小子有着天然的警惕?
若是真的打算嫁,要是不知道还好,要是知道姜桓是皇孙,还行此大逆不道之举,自己知道这是皇帝本意,可是别人日后知道了姜桓身份,必然攻轩姜桓祸乱伦理,丧尽纲常,即使日后身份暴露,光明正大的,也会身败名裂。
这就是要“姜桓”去死了。宁肯一辈子不让这孩子认祖归宗,也不愿意此人以皇子的身份加入朝局,成为一方角逐势力。
若是为了皇权稳固,不惜做到这一步,那皇帝已经不仅可以说是心如铁石了,这是不择手段,连女儿的真心都要算计。
宋时镇相信,长安公主若是说对姜桓文才心生好感,这是能够理解的,可是毕竟是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真就倾心到了偷偷和父皇说,女儿此身非崇德不嫁这个地步?
不可能,宋时镇多多少少也是小时候抱过公主的,分明不是这样的性子。
那就必然是皇帝的个人行为了。
也就是说,皇帝,想要利用公主欣赏姜桓这事,将公主嫁出去?
一来,绝了那家想要通过旧日随口指腹为婚的戏言,攀附公主的念头。
二来,让“太子党”死了心,明明白白告诉你们,姜桓此人已经出局。
三来,驸马不参朝政,这是大吴惯例,属于勋贵不干朝的一部分。
哦,还有顺便解决了女儿婚事,还能落下疼爱女儿,留给世人仁慈印象。
一举四得啊,陛下。
可是宋时镇万分不明白皇帝对姜桓的忌惮究竟从何而来?
区区一介书生,如何能动摇社稷根基?就算姜桓日后能够成材,那也是多年的事情,何至于突然酒宴来庆贺?
“深不可测啊。”宋时镇自嘲地笑了一声,糯糯张口,似乎说了什么,可是分明又什么也没有说,深深往后望了皇宫一眼,快马出了宫庭。
那口型是:陛下,你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