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尊儒术了(2 / 2)
众人见皇上发了雷霆之怒,也都不敢再说了,独独那老教授不知死活,他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我大明立国根基乃是敬祖尚贤,那些下三烂的工匠,哪配享有如此的尊荣,皇上又要置我等读书人于何地?!”
王简深吸一口气:自己却是不敢跟这些死脑筋的人争论,要是跟他们说“我看不上你们的儒家经典”,怕是以他们的顽固,搞不好当场就会死柬到底。
王简只得缓和道:“圣人之学自然也要读,不过不是现在读嘛,现在最要紧的是,囤积粮草,加强武备,抵挡清兵南下...”
那老教授打断王简的话,他道:“皇上不必危言耸听,老臣只知道,圣人之学乃是天下大道,不可一日不行,也不可一日不读。况且,那鞑子长居苦寒之地,据说都瘦弱不堪,他们既不知礼,又不习经,岂是我大明礼仪之邦的对手?只要皇上继续尊孔尚儒,他们自然会得到感召,可不战而胜!”
王简退了一步,这老不死的还没完没了,他也烦了:“朕要的不是嘴炮,朕要的是能放能响,能护家守国的巨大火炮,你们靠嘴炮,整日里除了能瞎叨逼叨,能放出个响吗?能带兵打仗吗?能劝退闯贼和鞑子吗?
王简一连三问,句句切中儒家的要害之处,儒家治理家国或许有一套,可独独对于发明创造,促进社会生产力,还有带兵打仗,儒家确实不行。
王简的话听在老教授的耳朵里却变了样,无异于是对儒家,对历代圣贤的蔑视和侮辱。
那老教授哪受过如此的羞辱,他怒指着王简:“昏君,昏君啊,大明的历代先帝啊,我大明将要亡在此昏君的手里!”他说完气得突发脑溢血,眼看是活不了了。
毕茂康等人惊呼一声,急忙叫人将那老教授抬下去医治。
毕茂康也觉得王简要把书院改成大学这事太过匪夷所思,他劝道:“皇上,此事能否暂缓。”
连开明的毕茂康也都反对,王简不得不思考自己建大学的事是不是太过仓促了。
他道:“老毕啊,现在是的形势紧迫,北面鞑子虎视眈眈,西边又有闯贼蠢蠢欲动,他们既然都是朕的门生,如果不晓军事,不事农作,又不通政务,朕如何能够抵御强敌?还有,朕不是反对儒教,也不是不尊圣人,而是现在的形势紧迫,搞不好就会亡国灭种,要是大明都亡了,还谈什么儒学?”
既然仍然皇上尊儒敬孔,毕茂康也彻底放下了心。他并不像其他书院教授那样保守顽固,他道:“既然如此,那皇上,您看能不能再将您的大学里开设经学和典史,一来士子们可以继续读经典史籍,二来皇上也能继续办您想要的大学。”
王简想了想,这也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就同意了。
于是,济科大被一分为二,分成了两个书院,一个还是学习儒家经典,被称为文院,另外一个则是按照王简的要求,办成了一个综合型的书院,被称为理院。
傍晚,就在济科大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初定原型的时候,之前被王简气吐血的那个老教授也彻底的嗝屁了。
在王简看来,这老教授就是个老顽固,自以为站在道德的至高圣地,一切都以道德自居,甚至为了扞卫他自认为的崇高价值,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阻止社会的进步。
这种人既可敬,也可恶。
但是,别有用心的人不这么看。王简在书院内“逼死”老教授的流言就传开了,济南城里的儒者们相见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了吗?皇上在济南城建了一座大学,而且不再崇尚儒家经典的典籍了,都逼着士子们去后山打铁挖矿了。”
“是啊,听说当场还逼死了德高望重的余公,他老人家那可是济南城里的儒家泰斗啊。”
“昏君啊,昏君这是要效法残暴的秦始皇帝,要焚书坑儒啊,难道真的是天要灭我大明吗?”
于是,消息迅速的传开:“杀人了,杀人了...儒学泰斗余公被皇上杀了!”
济南府也成了儒生们眼中的灭儒之地,一众儒生都避之唯恐不及,就连从帝都南逃出来的儒生们也都绕道,即便天子在济南府,他们也不敢来了。
江北的儒生们也都得到消息,都逃难似的向江南逃去。
此事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后来还给王简带来了天大的麻烦,王简又一次背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