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盛名之累(2 / 2)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我认为还是要坚持品质,我想了主意,一般百姓自然美那个财力买最好的东西,咱们也能做些大众的,把档次拉开。谁也不是傻子,我还是相信做生意要靠信用不是靠着……”杨玉环表示要做副品牌,面对大众消费。
李琎却是打断了杨玉环的话:“要是朝廷禁了私自酿酒,咱们的生意就好做了。”李琎慢悠悠的冒出来一句,叫杨玉环眼前豁然一亮,垄断市场的确是个发财的捷径。但是转念一想,杨玉环无奈的摊摊手:“好好地就说要禁止民间私自酿酒。怎么可能呢?”朝廷政策不是她能随便左右的。
“这个就要看娘子的本事了,昨天圣人可是来了娘子这里了。听说圣人对娘子治理田庄的本事很是欣赏。”李琎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玉环,昨天他已经知道了皇帝和武惠妃到了城外,去了太真娘子的田庄上。凭着太真娘子的本事,迟早会得到皇帝的赏识。昨天晚上宁王特别把儿子叫过来,父子两个说了不少的话。
期间宁王说起来太子和武惠妃之间的矛盾。“这些年武惠妃得宠,她是个不甘居人之下的,而且太子生母丽妃出身低微,我就知道武惠妃的志向不小,但是那是圣人的后宫之事,我们做臣子的不好说什么,后来眼看着王皇后被废掉,我就知道为了那个位子迟早会有一场争斗,因此更是远着了。我以前嘱咐的你话,你还都听了。但是眼前的情势又变了,咱们也要识时务。不能墨守成规。”
李琎听着父亲的话,有些诧异的看着宁王:“难道父亲的意思是要帮着寿王——”李琎的话没说完,就被宁王打断了:“你到底还是年轻,这些年虽然做的不错,但还是差着火候呢。关乎储位的事情岂能是我们做臣子的能随便揣测?什么太子如何,什么寿王如何,圣人这些儿子呢,太子也还在东宫待的好好地,你就随便妄自揣测,这不是给自己惹事呢。你的那个生意怎么样了?”宁王忽然问题来李琎那点小生意,李琎脸上顿时变『色』了。
这个事情是他瞒着父亲的,其实在李琎内心深处对着父亲还是有些怨言的,倒也不是李琎埋怨宁王当初禅让太子的位子给李隆基,而是这些年皇帝给宁王不少的赏赐,宁王把能推的都推了,就是皇帝赏赐的采邑,宁王除了自己亲王规制之内的租税,剩下的都不肯收,一半给了封地上的百姓,一半上缴国库了。因此别看着宁王显赫无比,在朝堂上地位超然,其实宁王的家底反而不如别的人殷实。
李琎在皇帝身边,出入宫廷,眼睛看着的耳朵听的都是天下做好的,而且宁王严令,不叫李琎伸手要实权,要官职要赏赐,因此李琎内心深处对着父亲还是有些怨言的。放弃了权利还要经济利益,世界上哪有这样倒霉的事情。因此等着杨玉环提起来做生意,如何运营生意的话,李琎内心深处那点不安分立刻升腾起来,给自己和子孙后代挣点家业,也是合情理的,而且这也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
但是李琎还是瞒着宁王,一直都是悄悄地进行,那些商铺都是叫人挂名罢了。谁知父亲竟然知道了。李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支吾着要解释。宁王没等这李琎说话,径自说下去:“我知道你心里委屈,生在这样的家庭已经比一般人幸运太多了。你时常在宫里走动面对着那个花花世界还能谨守本分,也没有想那些纨绔子弟那样,醉生梦死,不学无术,我心里已经很高兴了。你能安心的经营更是出乎意料,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要贪得无厌,要守本分。”
本想着被会责备一番,谁知却得了父亲的夸奖,李琎有些出乎意料,那些担心褪去,李琎有些跃跃欲试,既然父亲不反对,是不是可以叫父亲给点帮助呢。太真娘子说过,最赚钱的生意不是种田,而是贩运买卖、要是能得到出海的许可和过关的过所——李琎试探着说:“我一直记着阿爹的嘱咐,一时一刻不敢忘。嗯,我发现其实种田也不是最有利的。那个,我想着要是能和那些胡商一样,组织一队人马……”
可惜李琎的话没说完就被宁王打断了:“不要再提那样的话,那些商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做。这个话是太真娘子的意思吧,你可知道今天圣人带着惠妃到了城外,你可知道圣人见谁了?”宁王不满的瞪一眼儿子,李琎从小聪明,勤奋好学吗,并没沾染什么纨绔子弟的恶习,只是一样,李琎整天在皇帝身边,但是政治敏感度太差了。
“你啊,圣人和武惠妃亲自到了太真娘子的采邑上,听说圣人对着太真娘子很是看重,夸奖她治家有方,还亲自下场和她玩蹴鞠,而且给了不少的赏赐。——”宁王忽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说:“听说圣人离开之后还叫高力士又回去了一趟,给了太真娘子什么东西。只怕今后天气要变了。”李琎听着父亲的话,并没当成一回事:“阿爹想多了,圣人宠爱武惠妃,对着寿王自然是疼爱的。这次圣驾回长安就是叫寿王先回去打前站的,太真娘子是寿王妃,她生『性』活泼,自然得圣人的疼爱。”
“就算是圣人爱屋及乌,也不会轻易的把御赐金牌给她!”宁王看着儿子还在云里雾里的糊涂样子,心里暗自叹息,叫他远离政治是对的。
李琎不敢置信的看着宁王,被这个消息炸得七荤八素,今天一早上李琎久急忙着跑来和杨玉环商量,要想挣钱太容易了——只要太真娘子和圣人说一声,禁止民间私自酿酒,那么他们的生意还愁什么呢。
杨玉环被李琎的眼光看的浑身不舒服,大概是认知惯『性』——杨玉环没来由的心虚起来,总觉得大家都在拿着暧昧不明的眼神看自己呢。你们关系不简单哦!杨玉环几乎是下意识辩解起来:“不是你想的——”但是话一出口,杨玉环脑子立刻反应过来,她咬住舌头,皱皱眉:“圣人大概是爱屋及乌,特别赐给我不少的东西。其实我现在身份尴尬,倒不如躲起来不在人前惹眼的好。”她现在已经尝到了名利的负累了。
李琎消息灵通竟然找上门来,要和她商量禁止私自酿酒的事情——杨玉环很想直接和李琎说清楚,那是朝廷政策,她一个小百姓,根本够不着。但是看着李琎那副你就不要谦虚了表情,那些话也只能闷在肚子里面。
“我平常闲着,也时常翻翻书,历史上确实有朝廷颁布命令,禁止民间自私酿酒。但是那都是在特别时候,不是天灾频繁粮食欠缺,就是战事紧张要筹集军粮,可是眼下是太平盛世,国库里面粮食充盈,就是民间私库也是粮食充足。这个时候朝廷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酿酒。这个事情推行下去,你想过没有会引起多少民愤?别的不说,现在洛阳市面上一斗酒多少钱,花奴就该明白了。”杨玉环和李琎分析起来目前情势。
酿酒是个来钱快的生意,不管是民间酿酒,就是那些豪门,甚至是皇亲国戚的,也有不少『插』手这个生意的。若是朝廷真的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酿酒,那么首当其冲是没任何背景的老百姓。这是断掉了多少人的饭碗?更别提那些或明或暗掺和在酿酒生意里面的豪门氏族。
肥肉的确是块香喷喷,无数人垂涎的好肥肉,但是那块肉盯着的人太多了,谁也不能独吞。
李琎却是微微皱眉,若有所思的说:“我也不是凭空提起来这个的,我最近听着风声,说有风声出来,而且不少的官员也上疏,说现在饮酒成风,长此以往不仅会败坏风气更浪费粮食,要陛下禁止民间私自酿酒。我想既然有这个机会,不如我们趁机推波助澜。”李琎说出自己得到的消息。
原来是这样,可是她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见呢?“真的有这个消息?”杨玉环皱着眉,竭力回想着,她却是没听到一点消息,难道真的是自己躲在庄子上。真是家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了。才短短的几个月,竟然有点脱节的感觉。“这个消息确切?”杨玉环忍不住追问消息的确切『性』。
李琎在皇帝身边,肯定能得到第一手消息。谁知李琎却含糊起来:“这个消息也是我恍惚听见的,并不是很确切。我来和娘子说,就是也想请娘子帮着打听下。若是圣人真有此意,咱们正好能——”李琎做个推送的手势,给杨玉环一个你明白的眼神。
原来是这样啊,李琎听到些小道消息,心动了来和自己商量,他大概是看到自己得了皇帝的重视,想要自己也帮着运作运作吧。
可惜李琎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杨玉环不准备走高层路线。
就在杨玉环和李琎纠缠着要不要运作政策的时候,杨家有人也在念叨着杨玉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