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秦孤竹君 > 第138章 ‘劳动最光荣’

第138章 ‘劳动最光荣’(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魏武侯  在仙界当漫画家  漫威无限模拟人生  诸天无限之卡牌系统  袖刺  穿到荒年,带着萌宝开超市  将军绝宠之这个夫人很嚣张  宁死不当文抄公  叶帝独尊  盛世医香之锦绣凉缘 

第一百三十六章‘劳动最光荣’

有个概念叫“冰河期”,就是说因为地球运转轨道的因素,每隔80-90年就会进入亚冰河期,这是很正常的地理现象。

因为地球气候的变化,华夏文明对于季节也有着不同的阶段。

而春秋战国到汉末,正处于华夏亚冰河期变化的关键区间。

但是跟两千年后经历过多次亚冰河期的华夏大地相比,这个时候的冬天,其实并不算是太冷。

因为商朝时期华夏还处于亚热带气候,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亚热带动物的骨骼。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亚热带和热带的动物骨骼,河南的古称“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

上古之时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到了商朝时期定下的节气,发展成四个‘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

到了周朝气候又变化分明,于是发展成了八个节气。

一直到汉朝初期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距离二十四节气诞生,还有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中气候又是不一样,所以当第一场小雪降临在辽东大地的时候,王诩也不知道,到底是大雪,还是冬至。

不过他只能确认,这个时候的气温,应该没有低于零下五度,放在后世的话,并不算是特别的冷,通常只需要里面穿一件保暖内衣,外面套一件棉袄就可以去大街上浪了。

而且这个时候的东北的风也没有后世的凌冽,这种干冷的风吹在脸上也不觉得刮人。

如果王诩不出现的话,辽东这片大地在落雪之前,就已经变成了一片寂静的死地,林中的野人基本都躲在早就准备好过冬食物的山洞中,累城的人们基本上也都闭门不出。

至于那些连衣服都没有奴隶们,大多数都是包成一团堆成人山,以为可以像是狗熊一样冬眠,实际上一夜风雪过后,大多数都真正的进入了长眠。

这样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寒冬过去,整个辽东地区才会再次出现动静,而这个过程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口被寒冷和饥饿夺去了性命。

这也是辽东地区人口始终无法大规模繁衍的主要原因,其实食物并没有那么缺乏,主要缺乏的是御寒的方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铺天盖地的大雪笼罩的天地中,有着无数道直通天际的黑烟,像是一条条黑色的神龙,与从天而落的大雪进行搏杀,两者相撞在空中进行了一番搏杀,雪花变成了水滴,而黑烟也飘散在风中。

其中最大的四条黑龙,分别来自于朝歌,毫都,林胡以及累城。

四地相隔百里,依稀能够在天空中清楚的看到。

这四条蜿蜒百丈的黑龙和无数条细小的黑龙像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屏障,与风雪和严寒顽强的对抗着,保卫守护着这一片区域。

这是煤炭和锅炉烟囱带来的奇观。

如果不是管道烧制技术还没有完善,王诩还能造出能粗壮的黑龙,利用集中供热让整个毫都都用上地暖,让雪花落在地砖上直接就变成雪水融入下水道之后运输城外,省的还要让大雪阻碍了毫都的交通。

让整个城市都铺上地暖,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让王诩第一次感受到封建权柄的甜头,这种将自己不切事情的想法,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事实出来,确实能够满足人性中最深处的欲望和掌控欲。

怪不得,谁都想执掌权柄呢。

王诩坐在毫都王宫的阳台上,茶几上摆着墨怜最近用海带和黄豆还有其他野菜研制的零食以及肉干,脚底下踩着已经肥成猪的小白虎暖脚。

看着下面城内族人们清扫着路上的积雪。

‘劳动最光荣’。

对面城墙上用朱砂砖镶嵌的五个大字在阳光折射下闪烁着异样的光辉,照耀的王诩原本惬意的懒散,有些惭愧。

从累城回来之后,王诩就发现,手边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了,因为整个孤竹国因为冬天降临的关系,都陷入了半冬眠的状态,虽然依旧每天有工人上工,但是也都把工时减半了,大多数族人的休息变多了。

所以整个孤竹国的氛围也变得懒散许多。

而且这种懒散,是富足过后有底气的懒散,每个人的心态依旧积极向上,在这种氛围下,正好是族人开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如何让一个集体形成凝聚力,除了宗教信仰和律法制裁之外,人情社交也是必然的,于是在第一场大雪过后,王诩就组织了这场城市大清洁工作。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红楼擎天柱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监国太子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大明:不装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人在民国:小弟有亿点点多 权倾朝野,从假太监被发现开始 穿越成范进,开局就中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