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秦孤竹君 > 第236章 胡虏朕拿走,还他一座仙宫(求全订)

第236章 胡虏朕拿走,还他一座仙宫(求全订)(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魏武侯  在仙界当漫画家  漫威无限模拟人生  诸天无限之卡牌系统  袖刺  穿到荒年,带着萌宝开超市  将军绝宠之这个夫人很嚣张  宁死不当文抄公  叶帝独尊  盛世医香之锦绣凉缘 

第二百三十四章胡虏朕拿走,还他一座仙宫(求全订)

《孙子》:‘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孙子眼中的战争决定因素是粮草补给,所以他认为在打仗过程中更能够就食于敌的将军,可以称之为智将。

这是出于一个军事角度出发的观点。

而从一个统治者角度出发,能够利用战争赚钱的将军,才可以称之为智将。

秦王室,深谙此道,他们不但食敌寇,而且还食己臣。

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是罪恶的,不管任何形式的战争都一样罪恶。

因为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

少数是为了复仇,至于理想,在战争中只是复仇和利益的另外一个名字。

战争无法解决矛盾和问题。

但是战争能够解决制造矛盾和问题的人。

这些人用战争解决问题,最后也会被人解决,并不能达到‘大同之境’。

而利益的产生则是源自矛盾,阶级,文化,种族等因素都会因为矛盾而诱发战争,纵观历史,所有主动发动战争的势力,大多数都是因为利益。

《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管仲说当一个国家的君主吃放都没有排场了,那么不是国家有内忧,就是有外患,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是维持统治者利益最直接的手段。

毕竟掠夺,是人类能想到最快获得利益的手段。

而且这条路一旦开始,就无法就无法回头。

因为尝到了掠夺的甜头。

而商鞅的变法,也是在执行另外一种掠夺来刺激秦国的强大,那就是利用掠夺普罗大众,无产阶级仅剩下的求生之路和生存空间,逼着他们走上战场,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

秦国自秦献公中兴之后,通过扶持旧贵族的地主经济,刺激了旧贵族阶级和新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让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开始越发紧张。

旧贵族是祖传的土地,靠着土地吃饭的,而新贵族(奴隶主)则是依附君王赏赐,通过榨压奴隶来获得利益,当秦献公开始扶持旧贵族的地主经济时,毫无疑问新贵族的奴隶经济就会受到了冲击。

所以新贵族也开始向地主转型,于是让本来还算宽裕的秦国土地,瞬间变得紧俏起来,让秦国土地一度‘地皮高涨’,最后土地紧张到两个阶级不得不主动找秦献公,提供战略支持,让他发动对外战争掠夺其他国家的领土,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才有了后来秦献公收服河西之地,打的强魏割地赔款,这些都是强大的利益在背后支撑着。

如何调动国内各个阶级对外掠夺情绪高涨,这一手可以说是秦献公最先玩的,商鞅变法也是在这种基础上,将曾经刺激贵族百姓的掠夺情绪,放大到所有普罗大众身上了。

毕竟,上阵杀敌一人,就可以获得一爵,这个诱惑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在是太大了。

而且更厉害的在于,根据已经出土的秦简文物表明,秦国战争部分开销是由士兵自己负责的,包括军粮,装备,倒是有点像后来那些寒门供养子弟考取功名,通常一个村的乡亲或者一个大族供养一个人。

一定是有足够大的利益支撑,才会让这些人义无反顾。

毕竟在战场上斩首一级,就可封一爵,一爵赏九亩田,一宅(一宅接近1700平方米),还可以兑换成一个年俸禄50石的官职。

这样的诱惑,对于那些衣不果腹,穷的只剩下一条命的黔首来说,不言而喻。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商鞅变法这二十级军功背后的规则有多复杂,数十万士卒,最后能够得偿所愿从战场上活下来,封爵还乡的并不多,大多数一辈子都因为商鞅这‘盈论法’在军营一直当兵当到死,即便是天下一统,解甲归田时才猛然发现,这些年,似乎在给帝国‘义务服兵役’了。

这就是普罗大众的悲哀,也是上位者的狠毒。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喜唐 我家父皇爱修仙 上辈子,下辈子 回到大宋斗梁山 废皇子逆袭为王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大明修仙聊天群 伐清从南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