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秦孤竹君 > 第249章 沚戛军,屠尽(求全订)

第249章 沚戛军,屠尽(求全订)(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魏武侯  在仙界当漫画家  漫威无限模拟人生  诸天无限之卡牌系统  袖刺  穿到荒年,带着萌宝开超市  将军绝宠之这个夫人很嚣张  宁死不当文抄公  叶帝独尊  盛世医香之锦绣凉缘 

第二百四十七章沚戛军,屠尽(求全订)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在于思考。

在已经形成了不可抗力的社会价值关系下,思考的强弱有时候决定了一个人社会地位,尤其是文化越闭塞,越封闭的社会环境中。

也就是所谓的原始。

越原始,思考的力量就越强大,最先学会思考的那批人,成为了奠定后面社会基础的统治者,后学会思考的人,只能在这群统治者制定的规则下,成为执行者,而最后一批被剥夺了思考能力的人,就会成为被奴役者。

孤竹国的社会秩序是原始的,一切都是由王诩结合后世中外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最终选出来的一种暂时适合孤竹国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将会在孤竹国的领土上,无限蔓延传承,直到,被另外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取缔。

而王诩想要塑造的价值观中心,可以称之为,让所有人有仪式感的活着。

《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皇太后答书》:“将仪式于文考,以教孝于诸侯。”

《归田录》卷二:“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固不足为后世法矣。”

仪式是一种从礼法形成中,产生的一种形式。

或者说,仪式是一种统治者为了凝聚人群的集体行为,而造就一种形式。

但是仪式感,确实在这种集体行为中,只有个人才能感受到的一种感觉。

西方谚语常说,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是对于个人审美需求的尊重,仪式感也是这样的。

仪式的目的是构筑一个‘想象共同体’的过程,人们通过参与同一个活动,为一个目的而执行,从此在执行过程中寻找精神上的同伴,抵御孤独和恐惧。

只有达到了这样一种‘想象共同体’一群人才能够形成一个集体。

华夏人为什么会以华夏人自称?

并不是因为他们出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而是华夏的祖先们用血汗仪式构成了这种‘想象共同体’,在华夏这片宽广的土地上,你不会认识所有的省份,城镇,县村,更不可能认识大多数的人华夏人,但是你依旧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个华夏人。

这就是仪式的作用,因为它的存在,让你认同‘华夏’,从而来视线你与所有华夏人的认可和甄别。

当一个拥有仪式的文化,就会从弱小的个体,凝聚成无比强大的力量。

而仪式感,则是建立在集体仪式基础中,寻找一种个人的认可。

这种认可是会上升到哲学的最高程度。

‘我是谁’‘活着是为了什么。’

而且通常这种仪式感,很难被其他人了解和认可,又被称之为,一个人的狂欢。

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然后转头来告诉自己,这件事情的意义,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中,会让人类空虚的精神得到一种满足。

是一种人活着的真实感。

在王诩塑造的‘孤竹仪式’中。

第一个觉醒仪式感的,就是屠檀。

因为屠檀是已经受到过‘大秦仪式’熏陶的大秦人,在大秦仪式和孤竹仪式的冲突下,他觉醒了个人仪式感。

大秦仪式的霸道王权是建立在上古几千年甚至金万年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后来又与法家思想集合,像是一柄悬在所有人脖颈的铡刀,让大秦人夜不能寐,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黔首黎民,身居何处,都会在午夜梦回中惊醒,因为恐惧死亡,而惊醒。

所以大秦人,从不期待朝阳,甚至希望太阳永远不要升起来,宁可永远沉浸在黑暗中。

因为大秦仪式,是逼着所有人,没有选择的活着。

但是孤竹仪式,是一种柔和的引导,像是父母的手,牵着婴孩一步步长大,虽然孤竹的日子苦,早期用茹毛饮血形容并不过分,但是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太阳早点升起来,迎接新的一天。

两种截然不同的仪式,让屠檀心中的矛盾,他在为秦王执行任务的时候和在为王诩执行任务的时候,在下意识的比较中渐渐化作了仪式感。

屠檀知道自己可以为了秦王而死,是感谢秦王的恩遇,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义,但是他已经不再愿意为了秦王而活了。

屠檀同样愿意为王诩而死,这是再塑之恩,心甘情愿,但是不一样的是,他也愿意为孤竹而活,这是希望和人生。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喜唐 我家父皇爱修仙 上辈子,下辈子 回到大宋斗梁山 废皇子逆袭为王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大明修仙聊天群 伐清从南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