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化生(1 / 2)
天量的记忆如洪流般蜿蜒而下,沈唯于其中不断采撷。
虽仍旧无法感知到时间的流逝,但沈唯也依靠着对记忆的堆积建立起了一套衡量尺度。
一间间堆满记忆的“房间”在意识中搭建了出来,随后被沈唯依序组合成一座次序井然地记忆宫殿。
对色彩的认知、对情绪的感受、对不同物体的触感、味觉记忆、形状的描述,诸如此类的认知、记录全部被沈唯小心地安放在一间间“记忆屋舍”内,所有的信息之间既相互抽离又紧密联系。
随着沈唯对记忆梳理的加速,他也明显发现很多原本以为不曾记下的记忆碎片、关联信息纷纷浮出水面。
原本许多自己不曾意识到的记忆,实则早已埋藏在识海深处。
只是一动念间,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就迅速归拢,并依着沈唯的选择加以归类。
就如沈唯曾经使用过的一根铅笔来说,在沈唯的浅层记忆里,这只铅笔只是自己在小学某一阶段用过那么一段时间,随后便丢失不见。
只是此时,在沈唯翻找之下,关于这只铅笔的记忆却足以堆满整个房间。
沈唯清晰地“看见”这支铅笔是自己在校门外的小卖部里买下的,总共只花了五角钱。
那小卖铺的中年老板样子虽凶得很,但性格却是极好的。
沈唯也“看见”当初的自己在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后,买下这铅笔的喜悦的心情。
沈唯还见到当初瞥眼间看见的这铅笔的组成成分表、生产日期,那家不知名的生产厂家、地址等等信息,这些都是原本早已“沉没”的信息,如今一股脑儿地都翻涌了上来。
小小一支铅笔,便牵出这许多故事。
而在沈唯所有的记忆里,所有的故事都以与这支铅笔类似的信息加以展开、串联,只要沈唯动念去想,这些记忆立马便会浮现。
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沈唯是不适应的。
仅仅动一个念头,就有巨量的信息一股脑地涌入心神。几乎是瞬间,沈唯的大脑便出现了“信息过载”。
好在沈唯此时有的是时间,来训练自己的适应性,沈唯开始不断地以意识干预信息的提取、整合、
不知道练习了多少次后,沈唯自然而然地适应了这巨量信息的冲击。并且也做到了自如地操控记忆的关联,这下再也不会出现违逆自我意志的情况了。
在适应了巨量信息的冲击后,沈唯对于自身记忆的梳理速度也明显大大提升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后,沈唯对于记忆的梳理便已经达到了以“年”为单位的推移。
沈唯三十岁时的记忆已规整完毕,紧接着是往前整理二十九岁、二十八岁的记忆。直到这一过程推进道沈唯大学生涯时,沈唯才发现,意识里的记忆宫殿已经变成了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整个记忆宫殿足足已经搭建出数十层之高,而每一层里用来盛放记忆的房间更是多达几千几万个。
而在做了这么多的意识活动之后,沈唯也发现了一直以来为自己所忽视的情况。
从意识清醒过来之后,沈唯居然一直都没有出现精神疲惫的情况,哪怕之前沈唯意识几近奔溃也不曾感受到疲累。
意识思维层面的活动虽然快速、迅疾,但终究也是需要能量来进行维持。
沈唯思考了这么许多的活动,为此付出大量的心力才属正常,可是沈唯却未曾感觉到一丝丝的心神疲惫,这本就是反常之事,就如同沈唯如今的处境一般。
沈唯也只能将这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现在所处的莫名环境,在这莫名的状态下,沈唯肉身一切机能受困、脱离感知,可意识层面活动却也不虞心力衰竭之忧。
略作休息之后,沈唯又继续投入到梳理记忆的大业中去。
又经过不知多少时间的梳理下,沈唯已经完成了大学生涯的记忆梳理,无数原本以为被遗忘的记忆统统都清晰再现。
而现在,沈唯即将往前追溯到人生中最高光的时段——高中生涯。
一想到这里,沈唯也是既兴奋又感到头大。
高中生涯可以说是一个学生知识的巅峰期,在老师的严管厚爱下,努力地完成着应试教育所赋予的一切要求。
无论是语文课背诵的诗词歌赋,还是数学课上绞尽脑汁解出各种几何难题,世界内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各种天文地理知识全数都要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