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直下荆州(2 / 2)
再退后几步之后,沈唯再瞧着这三丈高的金佛,也是不由感概宝动人心,面对这么大笔财富世上能不动心者,可谓寥寥无几。
便是沈唯对这批宝物也是存了志在必得的心思,只是沈唯的目的不同于凌退思那帮人。
那些所谓的江湖名宿、大豪,为了宝藏已是什么都不顾、丧心病狂了。
确认宝藏无误后,沈唯打开了佛像背后的暗门。
双手以粗布包裹从中取出一串绿玉珍珠收入怀中,旋即飞身离去。
又过去数日,江陵城东的闹市中开了一间甚是气派的医馆。
开业当天,东家又是请来舞狮,又是百戏杂耍,热闹非凡。
揭开匾额,“四明堂”三个鎏金大字显是请了书法大家摹写,笔锋清逸,端的好看。
一入正堂,前来的看客们便被震住了。
只见这正堂纵深三丈,宽处亦有二丈许,环墙三面皆是药柜,粗粗一看怕是有几百种药材。
只瞧这种类如此齐全,便把城中其他大小药铺给比了下去。
正堂里还设有三两张方桌,配四凳,乃是供人等候休息所用。
穿过正堂,后头第二进则是连着六间医室,用以施诊。
再往后则是一个大院,乃是医馆东家所居。
而这气派的医馆正是沈唯花费重金置办下来的,沈唯既然已决定在这荆州城中立足,自然得有个营生。
而沈唯“两世”以来,却是在开医馆上有过不短的一段经历。
加之医术也算精湛,自然不做二想,在此地开了医馆。
一来寻个正经营生,也方便沈唯培养人手;二来嘛,沈唯如今不缺银钱,开医馆便是在行善,对自己也是有好处。
得益于沈唯开张当天的排场,城中又多看热闹的闲人,消息自然传得越来越远。
加上沈唯几次施针问药、着实救治了几桩疑难杂症,名声也是大噪起来。
名气一高,人气自然更涨,前来寻医之人越来越多。
沈唯对那些穷苦之人则低价予以施诊,或是以一些小要求抵诊金。
如此行善积德之下,仅仅个把月的工夫,沈唯已经在荆州城的贫困百姓之间支起了一张信息网。
不知不觉已近年关,这却是沈唯来到此世的第一个年关。
沈唯提前几天便贴出了药店歇业的告示,安排王和等人去采买一应年货。
此番采买年货按沈唯的吩咐,王和是带了四辆大车前去的。
只因此时四明堂的景况,与沈唯等人刚进城时已是大不相同。
这月余来,沈唯为了这药店经营也是延请了一个老掌柜来负责药店大小事务,王和则跟着打下手学习着,还延请了三个医术尚可的大夫坐堂。
除此之外,沈唯利用这月余时间,悄没声地从城中乞丐堆里收养了七八个乞儿,留待后用。
人一多,需要置办的年货自然不能少。
想着新近收养的这些孩子,沈唯转身去往后院。
只见七八个与沈福、沈禄差不多年岁的孩子,齐整整地于院中扎着马步。
天寒地冻下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叫苦的。
望着这一幕,沈唯自是开怀。
“这些孩子,将来都是自己的助力。”沈唯心想。
未过巳时,王和三人便赶着满满四大车的年货回到店铺。
沈唯也立即吩咐道:“王和,你按着单子一样挑几件年货给孙掌柜和三位师傅送去。”
“沈福、沈禄,你们二人把这剩下的年货分好,一部分分给周围邻家街坊,由你二人代我去送。”
三人也是立即去办。
等忙完回来后,却见沈唯将三份包好的年货亲自送到三人手上,笑道:“新春纳福,你三人跟着我也有段时日了,一直做事勤恳。这份礼,且收下。”
王和三人又何曾经历过这般善待,俱是感激。
这个年节过得着实祥和宁静,在沈唯授意下,沈福、沈禄也是放开了拘束,和那七八个小子尽情玩闹。
终究都只是孩子罢了,以往许是没有这许多玩伴,又分外珍惜沈唯收留传武的恩情,才表现出一板一眼的小大人模样。
年节喜庆也是不独沈唯一家,整个江陵城都笼罩在欢乐中。
爆竹声声中,一切的黑暗丑恶也暂时被掩盖。
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江陵城百业才算恢复常态。
大众依旧为着柴米油盐操心,衙门也再度开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