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聪明鱼(1)(2 / 2)
列中林笑了笑,转回头向李烺道:“那就有劳李公子了。”
听对方一直称自己为公子,李烺心中欣喜,但面上仍谦和地笑笑:“请——”
“请——”
这片刻的功夫,河面已经变幻了另一副美景,初升的晚霞映在碧波粼粼的水面,绚丽的嫣红与湛清的金碧交相辉映,华美而壮观,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不知不觉间就醺然迷醉了。
最近匈奴没有动作,百姓们的生活似乎稳定了许多,这一时分来观览的游人只增未减。
好不容易找到一方空地,众人在仆从铺好的席面上坐下。
梁王也受邀坐入其中,只是,他眺望着河面,似被河上情景吸引,与席中之人没有任何关联的样子。
而李妟被安排在李烺的后侧,在婢女的搀扶下,她安静地坐定,如一颗蒲公英一般毫不起眼。
暗使竟然是梁王,这让她怎么也没有猜到。
因为一方面有诸侯王分封制的约束,而另一方面则是太子刘启肯定会有身为皇储的筹幄,虽然他特别宠爱这个弟弟,但也不会毫无戒备。
但是现在看来,刘启对刘武不仅心中无间,反而极其信任。
是刘启过于愚信,还是刘武足够聪明,亦或还有其他原因……
不过,统驭各方军政官吏明使暗探,也的确只有刘武的身份最为适合。
而且从他抓捕靳亭的布局来看,他也的确有侦办本领。
但是他为什么会选择入局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之前,朋舅舅传来梁王的资料,初见他的画像,只觉得这是一位玉|面清辉英朗俊逸的皇子,但再看详报,却反差极大,其傲逸贪婪的行|事之下似乎隐藏着不易觉察的冷酷与阴沉。
可是今日一见真人,似乎又让原来的感觉有了变化,不过,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能准确描述这样的他。
只是,但凡入局就必有关联,何况他还是霸居最富饶的中州之地的梁王,何况他正以手持东直令这种最好的方式正式登场……
虽然她从未踏足过汉地,但是对这些重要的人物和事势却了如指掌,这皆是因为这些年月明居广集的众多资料,一直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匈奴,包括朝堂军政,包括暗探私卒;包括摧坏邦交,包括图利贩国;近至两界边陲,深入汉中腹地……
她知道,是因为自己慢慢长大,是因为自己在遏迄与朋舅舅眼中渐渐可以倚重,所以他们正在将月明居之事一步一步移交到她的手中……
思及此处,她的心腑又止不住地绞痛,眸中水气渐凝成珠。
但是这样的场合,众人的面前,无论如何她都要克制住自己,而且,作为无懈可击的暗探,就算有纱帽遮掩,也应该让自己的脸上呈现出最适当的表情。
于是,她拉动嘴角,微微展开一个平和的微笑,将注意力移到场中。
李烺正热情地命两个婢子为众人倒酒。
“二位郎君,”他擎起杯,“这一杯算是李某向二位正式致歉。”
“李公子莫客气,”列中林也举杯相应,“虽说碰撞不是喜事,但能因此而结识公子当是在下荣幸。”
两人一饮而尽。
列中林刚想让身边奴仆也斟上自己所带的酒,却听李烺道:“这是刚刚命人在前边迎泽楼新沽的春熙酒,乃列家香中的第一香,配上这美景,当是极大的悦心之事啊。”
列中林放下抬起的手臂,知道他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自己饮下这美酒却并未夸赞,怕自己没有品尝出这是什么酒,更没有注意到这酒的价格,于是谦和地道:“李兄盛情,其实我这也有自备水酒,只是与李兄的酒无法相比,实是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李烺舒阔地一挥手:“既然是在下失礼,当饮我的酒啊!”
梁王对敬到手边的酒没有任何在意,远眺片刻,突然对展肃低语一番,展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向后面的侍从做了吩咐,马上有人飞跃着几步,奔向河中渔船。
李烺看得一愣。
列中林知道梁王的饮食必经姚安试过,否则不会入口,不想让李烺觉得太尴尬,便淡笑着道:“李公子莫见怪,今日狩猎的时候,梁兄原本想打到一只火狐,但最后功亏一篑,所以,梁兄心情不畅啊……”他转身看了看刚才听令跑去的侍从,好像正在与船家商议着什么,于是呵呵一笑,“他这是打猎不成要打鱼了……”
“无妨无妨,”其实李烺见这位列郎君已是华贵无比,却对梁公子恭敬之至,知道此人绝非泛泛之辈,心中只有敬畏,当下郑重其事地道,“这火狐当真不是那么容易猎到的。”
他们所谈梁王充耳不闻,只是悠闲地饮了一杯自己的酒。
列中林呵呵一笑,转移了话题,看了看李妟,向李烺谦和地问道:“这位女公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