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匿名举报(1 / 2)
第154章匿名举报
所谓的发布会,就是给自己出事的小区进行辩解开放的记者招待会。
仓前房产作为开发商,现在河海市的舆论已经对他们极其不利,再不召开听证会进行情况说明,民众的意见只会越来越大。
沈晨将全部资料汇总起来,和外界想的完全不同,他们的资质和手续都是齐全,施工也是按照标准进行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房屋质量问题,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施工单位造假了。
但施工单位是沈家另外投资的建筑公司,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胡立飞平常没事可以做,这两天忙得晕头转向,到处又是托关系找记者,又是找有问题的业主,协商赔偿问题。
一番操作下来,仓前房产的危机竟然被化解了。
仓前房产的听证会,实际上就是邀请记者到他们内部,他们把资料用PPT的形式告诉记者,然后送记者伴手礼,每个伴手礼里面都有5000元左右的红包。
如果记者愿意帮忙做公关的话,伴手礼就可以拿走,并且以后在仓前房产购房的时候可以享受95折优惠。
大部分记者会选择妥协,被互联网冲击后,记者的收入也在直线下滑,行业内卷也很严重。
好在还是有部分记者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询问沈晨:“沈总,我对于建筑行业不是很了解,只想知道为什么一切合格的情况下,会出现质量问题。”
沈晨回答道:“房屋会出现老化的问题,我们的房子虽然都是新房,但部分户型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开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不合格的材料出现了问题,我们已经向供应商提出抗议了。”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随着时间推移,房子有倒塌的危险?”女记者发现了他话里的问题。
民居的产权是70年使用期,才短短两个月就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后面岂不是更加危险。
“不会的。这次出现房屋质量问题,主要是水泥的质量不过关。我们早就替换了建筑材料,接下来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业主们也可以安心入住。”
“能不能告诉我是哪家水泥厂的水泥质量不过关?”
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来这边的记者有很大一部分是财经频道的记者,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如果曝出哪家水泥厂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对方的市值。
这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们,这是商业机密。”沈晨可不敢把河海市第一水泥厂的名字报出来,那背后的关系网可不是他们沈家能搞定的。
记者还要继续追问的时候,沈晨用玩笑的方式一笔带过。
听证书结束后,大部分记者都选择了拿钱办事,利用电台、报纸对仓前房产的房屋质量问题进行洗白。
坐在沙发上,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陈明轩只觉得肚子里一团火。
“真是只认钱不追求实情的狗仔。”陈明轩骂骂咧咧地喷了一句。
通过吴婷给自己的资料,陈明轩已经发现了问题的端倪所在。
他们的资质能通过审核,根本就不是因为达到了标准,而是因为负责审核的第三方机构,背后的老板参与了仓前名苑的投资。
找了个挂靠工程师,万一出了事就把责任全部推倒那个每个月拿2000块钱挂靠费的工程师头上,真是划算的生意。
陈铭轩看着手里的资料,他打印了十多份,给各大报社和电视台寄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