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相惜(2 / 2)
待长孙翰离开以后,房里只剩下魏焘与贺小安两人,贺小安站着研墨,而魏焘则坐在书桌前正在写下回执信函。
“不知为何,我依旧有些心神不宁”魏焘放下笔,转头望向贺小安,“大概是你今日说的那些话,我在心里细想了一遍,觉得很有道理,现所有攻下的城池都留守一到两万兵力镇守,加上前线损伤,兵力也是越来越弱。之前多番进攻洛阳城不下,现如今宋军逃往了项城,而项城是南部的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若攻不下项城,再想继续南进就几乎不可能。”
“能接连攻下六座城池,已经是一番壮举,为何要执着于数量的多少。再往南,宋军一定会殊死抵抗,况且在许州城只俘获了一千宋军,可见他们是不战而逃,将兵力都集结在项城了。项城一役,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啊。”贺小安一语点破战局的关键,而魏焘的忧虑也正是来源于此。
“若你是男儿身,必定是一位英勇战士。”魏焘搂过贺小安的腰间,笑着说道,心中却是十分佩服。
“若我是男儿,只怕会是将军你的劲敌,却不能够做知已。这天下英雄不是都能惺惺相惜的,立场不同,再意气相投,也注定不能成为朋友。有一句话叫‘文人相轻’,哪里有那么多的英雄惜英雄”贺小安眼里一汪秋水,望着魏焘却是满目的爱意。若这人是敌人,只怕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魏焘想。
不出所料,一月后的军情奏报再次传到小孤山,魏军与宋军在项城一战,却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宋国大将檀道济听闻北境有变,率三百亲兵从江州北上,抵达项城,组织宋军殊死抵抗,于城门外射杀魏军两万人。
“这檀道济是何许人也?”长孙翰望向魏焘,显然此前他们对于宋国的将领都不甚了解。
“檀道济,这名字我为何觉得很熟悉。”贺小安抢先说道,她觉得自己似乎在某本书里听过这个名字,可却想不起来。她一抬头,发现魏焘与长孙翰都惊讶的望着她,“我不知道,你们别看着我,宋国的大将军我哪里会认识呢。我就随口说说”
“檀道济这人我却是听过的,他是宋国的开国功臣,此人出身寒门,跟随宋国皇帝刘裕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封为护国大将军,后驻守江州郡,这些年宋国少与北方开战,所以我们魏国人才不知道檀道济的威名。”说这话的是魏焘,他熟读兵法,同时也留意搜集各国军事情报,自然是知道这位威名赫赫的宋国大将,却不知道魏国与他的第一次交手,就折损惨重。“那日我上奏提醒陛下,不可继续南下。可见今日之败,也多少有些冒进了。”
“这也算不得败,到现在为止至少我们已经攻下济州、滑台、虎牢、洛阳、许州、洛阳、汝阳、青川八座城池,虽然双方都有损伤,但终究还是赢了。”长孙翰的话,也算是一丝慰藉。可战场伤亡的数字已经超过了五万,这无疑是压在众人胸口的一块大石。
檀道济,他真的很厉害。对于魏焘而言,如果说一生必有一战的敌人,他想只有这位宋国的大将军才配得上。这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