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战事平息(2 / 2)
“那魏国的二皇子呢?崔大人说他骁勇善战,深得陛下的嘉奖。为何皇子也要去前线打仗。”贺小安反复看着崔浩亲手书写的战报,喃喃问道。
魏焘楞了一瞬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家娘子这无心的提问。若贺小安此刻抬起头,以她的聪明一定会发现魏焘脸上的失神表情,也许她再多追问几句,魏焘便会告诉她不仅仅是二皇子,魏国所有成年的皇子都会上战场,而自己作为魏国的皇长子,十二岁便肩负起守卫魏国疆土的重任。可惜贺小安却一直低头望着手里的战报,又喃喃说道:
“也可以理解,陛下都会御驾亲征披甲上战场,何况是皇子呢。魏国的皇子说不定都得靠自己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才能得到陛下的亲睐。说不定有朝一日,登上魏国皇位的,便是军功最卓着的那位皇子吧。只是不知道魏国到底有多少位皇子……”贺小安说完,将手里的军情战报重新叠起来,放在了书桌上用砚台压住,在砚台的下方,整整齐齐的压着一叠书信,便是这些日子,从南境、东境、朔北等地传来的军情战报。
而魏焘闲来无事,总是伏案翻阅近期战报,长孙翰隔三差五都会送来各地的军情,这些都是机密文件,可魏焘却给了贺小安特权可以随意翻阅。所以这些日子以来,魏国各地的驻军情况,守卫将领她都有了些了解。
魏焘除了看兵书,还在整理朔北各地将领草拟的军事改革条陈,在闲暇之余,魏焘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研究关于魏国兵制改革的方案。有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不错的点子,便会拉着贺小安滔滔不绝的对她讲一遍。贺小安虽然不懂行军打仗,可思维敏捷,看事情的角度与他和长孙翰不一样,总能给魏焘一些启发。兵制改革,一直都在魏焘的心里酝酿着。
而此刻,魏焘依旧坐在书房里,手里却不停的摆弄着一把紫竹伞,断掉的骨架他正在想办法重新替换一根上去。“这雨伞还能修好吗?我见骨架都坏了。”贺小安俯下身子,望着魏焘手里的那把伞。
“当然没问题,换一根新的骨架就行。”魏焘抬头冲着贺小安憨笑,手里的却麻利的更换上一根新的骨架,倒腾了好一会,“好了,你试一试。”魏焘将手里的伞递给贺小安。贺小安伸手接过伞,撑了起来。
“这伞真漂亮,光是骨架都这么多,怎么也有四五十根吧,这样细密,倒是很好看。”贺小安撑着伞,在屋里转了一圈。
“四十八根”魏焘答。
“四十八骨紫竹伞?”贺小安有些惊讶,“我听过这个名字,却第一次亲眼所见其模样。”
“这便是了”魏焘说道,转而望向窗外,“夏季到了,朔北的雨水总会是多一些。”